材料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2008年1月1日,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运营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上海和宁波的距离将由此缩短一百二十公里,沪杭甬之间将构建起二小时的“金三角交通圈”。
材料二:杭州湾交通分布示意图。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简述其发展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2)简述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对慈溪城市发展及布局的影响。
(3)杭州湾沿岸地区工业发达,但能源不足。简述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临清三中高二第一学期学分认定测试文科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专家学者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2010年5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材料三:长三角地区和西三角地区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___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__省。
(2)列表比较“西三角地区” 与“长三角地区”的差异。
| 西三角地区 | 长三角地区 |
海陆位置 | | |
地形地势 | | |
资源条件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山东临清三中高二第一学期学分认定测试文科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专家学者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2010年5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材料三:长三角地区和西三角地区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___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__省。
(2)列表比较“西三角地区” 与“长三角地区”的差异。
|
西三角地区 |
长三角地区 |
海陆位置 |
|
|
地形地势 |
|
|
资源条件 |
|
|
(3)西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差异显著但经济发展互补性强,请简要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合作给双方各自带来的益处。
①对西三角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长三角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吉林市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专家学者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2010年5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材料三:长三角地区和西三角地区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省。(2分)
(2)列表比较“西三角地区” 与“长三角地区”的差异。(12分)
|
“西三角地区” |
“长三角地区” |
地理位置 |
|
|
地形地势 |
|
|
资源条件 |
|
|
(3)“西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差异显著但经济发展互补性强,请简要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合作给双方各自带来的益处。(6分)
①对“西三角”的益处:
②对“长三角”的益处:
(4) 连接成都经济圈、关中城市群的主要铁路干线是什么?该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1)说明甲区域内发展经济的主要区位优势。(3分)
(2)甲、乙两地加强能源方面合作的意义。(4分)
(3)说明长三角转入与转出的产业的差异。(3分)这样的“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有何意义?(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