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城镇化是指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转移 |
B.城镇化会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 |
C.城镇化会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第一产业的比重 |
D.城镇化水平越高,城乡间的差距越大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M处房价最高,环境优美 | B.N处房价最低,距市中心远 |
C.P处房价最高,靠近河流 | D.Q处房价最低,靠近铁路 |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 |
B.收入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C.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
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逆城市化现象 |
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
C.城市中心区出现“空心化现象” |
D.郊区城市化现象 |
A.金融业 | B.制造业 | C.信息业 | D.传媒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年 | 总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乡村人口比重% |
1953 | 4125.22 | 14.8 | 85.2 |
1980 | 5938.19 | 15.2 | 84.8 |
1990 | 6760.90 | 21.5 | 78.5 |
2000 | 7328.24 | 41.5 | 58.5 |
2006 | 7549.50 | 51.9 | 48.1 |
2011 | 7865.99 | 62.9 | 37.1 |
A.1980—1990 | B.1990—2000 | C.2000—2006 | D.2006—2011 |
A.北京市 |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C.河南省 | D.江苏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内容 | 人口变化比例` | 内容 | 人口变化比例 |
总人口 | +5% | 大都市区 | +4% |
大于100万中心城市 | —4% | 大都市中心城区 | —3.5% |
小于100万中心城市 | +1% | 大都市郊区、卫星城镇 | +10% |
A.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低——高” |
B.出现了全国城市总人口减少的现象 |
C.大都市中心城区人口迁出比例为—3.5% |
D.人口迁移现象为大都市向中小城市分散 |
A.处于起步阶段 | B.快速发展阶段 |
C.处于反城市化阶段 | D.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 |
A.市区地价高,商业中心迁移 | B.郊区生活更便利 |
C.市区社会不安定,就业难 | D.郊区交通更便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甲是第二产业 | B.乙是第一产业 |
C.丙是第三产业 | D.甲是第三产业 |
A.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多 |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最大 |
C.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化最大 |
D.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a过程 |
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区 |
C.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 |
D.大城市形成过程一般是a→b→c |
A.扩大城市面积,分散布局工业 |
B.优化产业结构,适当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 |
C.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 |
D.减少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 |
A.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 |
B.建设环鄱阳湖城市带,提高城市化水平 |
C.把九江建设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 |
D.引导赣州人口和产业向浙赣(沪昆)线、鄱阳湖生态城镇群聚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
A.三地地租水平将是:丙>甲>乙 |
B.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服务中心数量最多 |
C.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
D.丙地服务范围将包含乙地服务范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