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近地面气温高是因为(  )
A、大气逆辐射增强
B、大气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增强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专题:
分析: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云层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
解答: 解: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近地面气温高是因为多云的夜晚云层厚,云层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注意晴天和阴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容易混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因为(  )
A、地面的反射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作用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  )
A、热力环流B、大气环流
C、三圈环流D、季风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红外线,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
A、H1>H2
B、H1<H2
C、H1=H2
D、H1、H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大棚农业”示意图,这主要是为了改善(  )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
D、10月5日恰逢冷锋过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
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