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5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该地地下多洞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青藏地区
【2】
A.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B. 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C. 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D. 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2】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 B. 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
C. 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 D. 风带d控制下,温和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下题。
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出现日期推迟的是
A. 苔原植物的花期 B. 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C. 人海河流的汛期 D. 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 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 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C.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D. 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与2009年的一样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①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②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③表明25—59岁劳动力数量下降 ④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A. 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 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D.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 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 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 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
①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地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蒸发旺盛
B. 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 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计划于2020 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将环绕火星飞行,并对其进行全面探测。下图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火星( )
A.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B. 大气成分与地球相同
C. 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 D. 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
【2】火星探测器( )
A. 可用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红外线供能 B. 在探测的过程中将会脱离行星系统的控制
C. 与地球间的通讯可能受到“磁暴”的干扰 D. 将借助遥感技术来实现对火星的全面探测
【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 )
A. 太原位于西北地区,人口少,安全性较高 B. 酒泉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天气条件好
C. 西昌位于云南省,海拔高,节省发射燃料 D. 文昌临近东海,利于大型火箭的海上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