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景观演变示意图”,完成26~27题。

小题1:该地区景观演变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小题2:今后该区域发展的方向是                        
A.整修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B.开挖渔塘,发展水产业
C.开发石材,发展建材业D.保护和培育植被,发展林果业

小题1:A
小题2: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10分)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与森林”。2011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
材料二 长江流域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22.4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条“黄河”的危险。国家从1989年起,大力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全面治理长江。“千湖之省”湖北,现存湖泊面积为2438.6平方千米,仅为20世纪50年代的34%。目前湖北省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已减少到217个,比20世纪50年代的522个减少了58%以上。
材料三

(1)分析湖北湖泊面积减少产生的影响。(6分)
(2)武汉市开展“以水治水,引江入湖、江湖连通”的试验,即从汉江引水入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和南太子湖,然后流入长江。分析这种方案的优点。(4分)
(3)分析长江防护林系建设集中在中上游地区的自然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指出,来自陆地的生产和生活污染对中国海洋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余来自近岸养殖、海上航运、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海上倾废等活动。四类、超四类海水占到四分之一。四大海区中,南海近岸海域污染较轻,东海污染较重。鉴于中国近海海域污染日趋严重,中国正全面推行《碧海行动计划》。
材料二:劣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图

材料三:“某时期我国某些海湾、河口污染情况统计略图”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监测海湾和河口污染最便捷、最有效的技术是什么?(1分)
(2)沿海劣四类水质分布范围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此处                                                                                                                                               ____________污染物明显较多。试分析该处海水水质问题严重的原因。(5分)
(3)珠江口的磷、氮排放量没有杭州湾和长江口多,为什么更容易出现赤潮危害?(2分)
(4)海水污染可能导致的后果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改善局地气候B.综合利用资源
C.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农田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大草原面积35 600多平方千米.是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草原海拔3500米~4000米左右,属典型的丘状高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7℃,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约10℃~12.7℃。

材料二 若尔盖湿地涵养了大量水分,为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第四纪末期的地质变动,把若尔盖草原变成了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同时也使之成为世界最大的、我国特有的高原高寒沼泽地,四川盆地湿润的气候就直接受益于这片湿地。
材料三 目前,景色迷人的草原正在遭受无情地吞噬。目前若尔盖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6.19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6%,扩展速度十分惊人。另外,受沙化威胁的草原面积逾13.5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0.8%。沙漠化侵吞了若尔盖草原上大量的草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1)简述若尔盖大草原的相对地理位置。
(2)若尔盖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试分析若尔盖草原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
A.国家和政府B.个人和团体C.环发大会D.企业和事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农村目前仍有许多地方使用农作物秸杆作燃料,回答27-28题:
小题1:将秸杆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   
A.产生炊烟,污染环境B.导致水土流失
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平衡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
小题2:从生态角度看,农作物秸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   
A.发展沼气B.编织工艺品C.焚烧回田D.饲养牲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方式是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B.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C.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开发方式D.只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