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渠始于汉代,采用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形式沿用2000多年,无坝引水是渠首用长达数千米的抛石导流堤劈河引水。青铜峡拦河大坝被誉为塞上明珠,工程的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现在引黄干渠在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宁夏平原部分引黄灌渠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渠首即为引水灌渠的取水点,决定渠首位置的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灌区远近C.河水流向D.水量大小
【2】无坝引水方式被弃用是因为水利枢纽工程改变了渠首处的水文特征,表现为( )
A.含沙量降低B.凌汛减轻C.结冰期缩短D.流量趋稳
【3】为建设该区域黄河生态经济带,引水工程可发挥的新功能是( )
A.灌溉用水B.工业用水C.生态补水D.生活用水
【答案】
【1】A
【2】D
【3】C
【解析】
【1】
采用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形式沿用2000多年,为了能自流,渠首往往选择海拔较高的地方,故决定渠首位置的因素是地形地势,A正确;灌区远近、河水流向、水量大小的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2】
青铜峡拦河大坝被誉为塞上明珠,工程的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水利枢纽工程使下游流量趋稳,不需无坝引水,D正确;含沙量降低有利于无坝引水,A错误;水利枢纽工程对凌汛和结冰期没有影响,BC错误。故选D。
【3】
为建设该区域黄河生态经济带,引水工程可发挥的新功能是生态补水,C正确;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不能起到生态作用,ABD错误。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2020年4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通过《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单独分类。下图示意山西省的垃圾分类。
在推进垃圾分类中,就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出可行性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 )
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 新生代后期 D.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岩石没有生物化石,为变质岩
B. 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 丙处岩石由岩浆上升冷凝而形成
D. 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北京时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下图),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总干渠在通往北京、天津时均采用了涵管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
A.减少滲漏和蒸发B.缩短输水路线
C.较少占用耕地D.避免对外界的干扰
【2】下列对中线工程修建和通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经过地区不会造成生态破坏
B.总干渠通水改善了我国南北交通逶输紧张的局面
C.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D.促进了受水区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x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下图)。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净化水质 ②防风固沙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A.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C.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D.土壤矿物总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部分蔬菜品种都不耐严寒和夏季的高温多雨,这种习性与各地气候条件结合,形成了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淡季”。上海7月~9月是蔬菜供应的“夏淡”,12月~次年4月为“冬淡”。为确保蔬菜供应,上海与海南、云南等省共建了蔬菜外延基地,下图为三地间蔬菜流向示意图。“本地菜”多利用天然条件“露地种植”,通常“客菜”在六七成熟时采摘,“本地菜”可以做到九成熟采摘。特别是低碳食品类(指生产、运输和消费环节中,耗能低、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食品)蔬菜不仅得到政策的支持,而且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分析上海冬季气候条件对蔬菜露地种植的不利影响。
(2)试解释6月~9月为海南岛蔬菜淡季的原因。
(3)说明7月~10月云南能够收获优质蔬菜的原因。
(4)结合材料说明上海大力发展“露地种植蔬菜”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环境保护)
近日,在哈尔滨市大街小巷,印有“哈啰出行”字样“小蓝车”随处可见。在商圈、居民小区外、在公交站台,一排排蓝色共享单车,有的十几辆,有的几十辆,也有一些单独随意停放在街边。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小蓝车”的出现恰逢其时,在春日暖阳里,骑“小蓝车”出行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小蓝车”在为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存放不规范,在人行道占据盲道、堵着消防通道、侵占绿化带等现象,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小蓝车”的规范有序管理亟待跟进。
(1)简述哈尔滨投放“小蓝车”的目的;
(2)针对“小蓝车”给城市管理带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高原湖泊。该湖平均深度600m,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读下图,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与卢库加河相比,A河( )
A.水能更丰富 B.有冰期较长
C.补给来源不同 D.水位季节变化大
【2】关于基戈马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海拔较高,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C.气温年较差大
D.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显著
【3】坦噶尼喀湖中多独有鱼类物种,主要原因是( )
A.水域相对封闭,只有卢库加河与外界相通
B.独特的气候因素
C.周边多火山,特殊物质多
D.当地人长期培育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
【2】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mB.385mC.550mD.63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