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的发生,与下图中①③附近海域的洋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

A.西欧的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B.红海成为盐度最高的海域

C.印度西北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D.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D

 

由图上的位置可知,③处为寒流,①处为暖流,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因此选D。西欧海洋性气候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红海盐度高与洋流没有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13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色、紫色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下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

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

在我国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

A.

杭州湾

B.

莱州湾

C.

辽东湾

D.

珠江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A+优化作业本高一  地理(上) 题型:022

读“大陆架容易发生赤潮原因分析示意图”(如图所示),以及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 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和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成红色和褐色,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的威胁。

资料二 国家海洋局日前公报称,9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大,10年间累计发生200起,平均每年达20起。赤潮发生次数较多的省有广东、浙江、上海近海。长江口、珠江口、辽东湾、杭州湾、莱州湾、大亚湾、汕头汕尾海域及天津近海等是赤潮多发区。1997~1999年三年间,共记录到较大规模的赤潮45起,其中渤海和黄海10起,南海14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1)大陆架浮游生物繁盛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潮主要为_______类生物在水体上层爆发性繁殖,引起水体呈红色、褐色,这是水体_________的标志。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4)在珠江口、辽东湾、杭州湾、莱州湾虽然都可能发生赤潮,但珠江口最容易发生赤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2.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箱(如下图),在甲玻璃箱底部放层土,同时将两个玻璃箱放在阳光下照射,15分钟后测量玻璃箱里的气温,测量结果显示两个玻璃箱内气温相差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大于乙,因为甲的底面辐射比乙强

B.气温甲大于乙,因为甲的大气逆辐射比乙强

C.气温乙大于甲,因为乙的底面反射比甲强

D.气温乙大于甲,因为甲底层土壤的热容量比空气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图可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箭头呈逆时针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运动循环模式,MN为下垫面,则(    )                        

A.丙点气压大于丁,因而气流由丙流向丁

B.丁地是海洋,甲地是陆地 

C.盛行风带④影响下可能是高温多雨的气候   

D.气压带甲控制下是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如果该图为地球上水体循环图                (    )

A.箭头代表洋流,则MN为赤道   

B.箭头代表洋流,则MN附近的洋流可能是寒流

C.箭头代表水循环,MN为下垫面,则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D.箭头代表水循环,MN为下垫面,则甲处代表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白夜为较高纬度地区特有的不黑之夜,前一天的黄昏尚未结束,次日黎明接踵而来,通宵达旦,天空不黑,故谓之白夜。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地纬度等因素有关。据研究表明:只有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18°,天空才会进入真正的黑夜。如果子夜0点,太阳光在地平线下的角度小于或等于18°时,黄昏和黎明便连在一起,形成奇特的“白夜”现象。据此回答10~11题。

10.北半球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以及该纬度出现白夜现象的时间分别是

A.66°34′N,春分前后                B.48°34′N,秋分前后

C.48°34′N,夏至前后                D.66°34′N,冬至前后

11.下列有关白夜与极昼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极昼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上,白夜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

B.极昼时光照为太阳发出的“本光”,白夜时为太阳经过大气后的折射和散射“光”

C.极昼纬度分布范围较小,白夜纬度分布范围较大

D.纬度越低,极昼持续时间越短;纬度越低,白夜持续时间越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