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66°34′N, 120°E)在一天24小时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太阳直射赤道
B.正值哈尔滨举办冰雕展的最佳季节
C.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
D.该日广东各地白昼达一年最长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不同
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原创)下列现象和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一年中重庆一中国旗正午时的影子长度在变化
C.昼夜交替现象
D.单向铁轨有固定一侧维修频率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12月10日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属于南寒带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四地中,线速度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A. 丁丙甲乙 B. 乙甲丁丙
C. 乙甲丙丁 D. 丁丙乙甲
3.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处在近日点附近 B. 地球处在远日点附近
C. 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D. 地球自转的速度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两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上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由甲地起程,沿着最短路线到达丙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向一直向东 B.航向一直向西
C.途径三个时区 D.穿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7770千米。无论从乙地到丁地,还是从丁地到乙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北走,后向南走。据此判断,丁地可能处在( )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为48.7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3.9%。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田14.6万亩。
材料二 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又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水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要卖到40欧元。
材料三 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
(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3)“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等)高三12月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 日本 | 巴西 | 瑞典 | 尼日利亚 | 中国 | 韩国 | 世界 |
平均年龄中位数 | 44.6 | 28.9 | 41.7 | 15.2 | 35.2 | 37.9 | 28.4 |
(1)材料一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原因(4分)
(3)请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乙、丙是根据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绘制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关于乙、丙两种气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分布在大陆内部,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B.乙、丙所处纬度大致相同,环流条件相差很大
C.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丙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D.乙降水年际变率小,丙降水年际变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 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图中M河流河水年际变化小,具有“天旱年河水不少,多雨年河水不多的特点,每当夏季来临,图中南部地区的河流每天都会出现一次洪峰。
(1)简析图中M河“天旱年河水不少,多雨年河水不多”的自然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南部地区的河流“一日一峰”的形成原因。(2分)
(3)影响图中铁路N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___,该农业生产类型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图中南部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