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 16.8%,水资源占全国 4.01%。

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 1996 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 1998 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土资源丰富 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 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

1 D

2 B

【解析】

试题

1】读图可知,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呈增长趋势,自1996年始呈快速增长态势;农田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呈下降趋势。

2】由材料可知,东北耕地占全国的168%,,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401%,且分配上呈东多西少状况,水土资源搭配不当,再加上大规模的开发土地,导致农业用水量增加,水资源呈现相对短缺的现象。

【知识拓展】中国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of China)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从北纬53°34′3°51′,南北约跨50个纬度,由寒温带至赤道带,约70%为温带(占259%)、暖温带(占185%)和亚热带(约占26%),有优越的热量条件;从东经73°附近至135°05′,东西跨将近62个经度,由太平洋沿岸到欧亚大陆的中心,包括土地面积几乎相等的湿润(占322%)、半湿润(占178%)与半干旱(占192%)、干旱(308%)两大地理区域。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中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极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中国是多山国家。据粗略估算,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9%,平地约占31%。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土地的适宜性单一,宜耕性差,农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生态系统一般较脆弱,利用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但山地,尤其是中国南方山地,水热条件好,适宜于林木生长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西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主要牧场,又为平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的集水区,因而,山地在西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中和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中国现有耕地约9572万公顷,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7%,占世界第4位;仅中国北部和西部的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天然草地约317亿公顷(另一数字为353亿公顷),为世界草地总面积的10%,居世界第3位;中国有林地面积约125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1%。居世界第8位。但中国人均耕地按统计约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森林覆盖率仅13%(世界平均覆盖率为22%),列世界第121位,中国每人占有林地约012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5强;天然草地稍多,中国每人占有约0·35公顷,也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2。农、林、牧用地总和,中国平均每人占有054公顷,最多也不超过067公顷,仅为世界的1/4强至1/3

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据林业部门调查,中国可供进一步发展生产的后备土地资源约1225亿公顷,其中包括疏林地0156亿公顷,灌木林地0296亿公顷。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9000多万公顷。这些土地按其性质主要应作为林牧用地,每人平均亦仅占有012公顷左右。而宜于种植作物、人工牧草的后备土地资源,从多方面材料估算仅约033亿公顷,其中可以作为粮棉等农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的毛面积约013亿公顷,净面积也只有0067亿公顷的潜力。相反,如流动沙丘、戈壁和海拔在3000米以上人类不易利用的土地等这类无效的土地面积共约3487亿公顷,约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363%,所占比例相当大。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中国东南部季风区土地生产力较高,目前已集中全国耕地与林地的92%左右,农业人口与农业总产值的95%左右,是中国重要的农区与林区,而且实际也为畜牧业比重大的地区。但区内自然灾害频繁;森林分布不均。在东南部季风区内,土地资源的性质和农业生产条件差别也很大。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的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土地自然生产力低。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自然生产力低,而且不易利用。总之,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组成诸因素大部分不协调,区域间差异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山地示意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OOm,虚线为山脊线,实线为海拔 2000m的完整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与乙地的高差可能是

A. 100mB. 122mC. 299mD. 300m

2该山地的基带最可能是

A. 草甸草原带B. 常绿硬叶林带C. 落叶阔叶林带D. 常绿阔叶林带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山顶有终年积雪B. 从山顶可眺望丙地

C. 甲地东侧比西侧降水多D. 乙地北侧比南侧光照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图甲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图示信息判断北半球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图示季节图乙中①地区降水特点,并说明原因。

(3)说明B风带的名称,并判断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的②地区所形成的气候类型。

(4)分析M地降水十分丰沛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类活动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B 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土壤 C. 水源 D. 经济发展水平

2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谷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B. 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

C. 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

D. 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30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 植株数量 B. 总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 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1上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 B. C. D.

2】【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功能区属于( )

A. 商业区B. 住宅区

C. 工业区D. 行政区

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

A. 地租水平的差异

B. 人口密度的差异

C.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全长 5 400 多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它是沿黄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我国 21 世纪内陆经济发展的轴线。近年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下图为黄河流域 示意图。

(1)黄河上游有大面积的荒漠化地区。请简述荒漠化的防治应采取的措施。

(2)请说出黄河中游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3)请说出黄河下游河床的主要特征,并简述该特征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主要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