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1.B
2.B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温室效应是指由于过量的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等温室气体,不仅大量吸收地面辐射,而且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B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1月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达到最小值,但是辐射差额的负值累积到最大的时候应该是4月,也就是说4月的地—气系统热量亏损达到了最大值,如果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所以B正确。
3.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纬度因素,还包括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洋流;其中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可以输送热量,促使全球的热量平衡。所以A正确。
考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的热力过程;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对气温的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 12月 B. 1月???? C. 2月???? D. 4月
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7月到12月气温一直在下降
B. 从1月到8月气温先升高后下降
C.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正值,年平均气温会持续上升
D.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虽为负值,年平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与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因素影响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