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法国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答案】

 

1.D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三角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1点的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数值分别为:65%、15%、20%,2点的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数值分别为:39%、31%、30%,因此可得出D正确。

2.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是因为海边有便于工作利的水运条件,可以降低原料、燃料的运费,故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三角形统计图的解读、资源开发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组以三角形统计图为材料,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统计图的解读,然后再用数据知识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21、22题。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小题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C.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D.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大

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安徽合肥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21、22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

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