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每年5月6日至21日前后为立夏节气,此时江南进入雨季。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立夏节气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罔_Ll甲、乙两地气温分别可能为

A.19℃.21℃           B.21℃.19℃

C.19℃、22℃          D.21℃、18℃

2.导致图中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天气状况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势高低

 

【答案】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中看到,甲地位于20℃等温线内部,其外面有两条等温线:一条是18℃,一条是20℃,根据“大于的,小于小的”原理,它的气温应该是21℃,而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有一条等温线是20℃,根据气温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它可以是19℃,正确答案是B。

2.甲、乙两地均位于平原地区,同为沿海地区,所以C、D错误,而甲地的气温反而比乙地高,不可以是纬度原因,只能是天气状况,正确答案是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是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等值线的判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台湾省某县60年代初的森林覆盖率为66.2%,每年登陆台风难以造成损失。1963年9月7日至9日,十一级台风在该县登陆,雨量为384mm,未造成灾害。70年代,该县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7.5%,登陆台风或轻或重的造成灾害。2001年6月19日至21日,二号台风“飞燕”在该县登陆,雨量为400mm,不仅造成了洪灾、暴雨,还引发了多处山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的洪流,它们共冲毁水利工程669处,冲毁农田141.2公顷,倒塌房屋122间,死亡59人,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在上面的短文中,反映出该县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

(2)造成该县灾害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植被破坏会导致流域内,________速度的加快,而且还加剧了________和河道的________,使河水________升高,河床坡度减小,从而诱发甚至加剧洪水。

(4)现在监测自然灾害最理想的手段是利用________。因为它具有________等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69

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台湾省某县60年代初的森林覆盖率为66.2%,每年登陆台风难以造成损失。1963年9月7日至9日,十一级台风在该县登陆,雨量为384mm,未造成灾害。70年代,该县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7.5%,登陆台风或轻或重的造成灾害。2001年6月19日至21日,二号台风“飞燕”在该县登陆,雨量为400mm,不仅造成了洪灾、暴雨,还引发了多处山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的洪流,它们共冲毁水利工程669处,冲毁农田141.2公顷,倒塌房屋122间,死亡59人,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在上面的短文中,反映出该县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

(2)造成该县灾害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植被破坏会导致流域内,________速度的加快,而且还加剧了________和河道的________,使河水________升高,河床坡度减小,从而诱发甚至加剧洪水。

(4)现在监测自然灾害最理想的手段是利用________。因为它具有________等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1)(5)(22)

材料一? 东南亚部分岛屿图

材料二? “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2013621,央视新闻报道:过去一周,新加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明媚、干净、整洁的“狮城”成了“雾都”。

材料三? 应新加坡的要求,印尼拿出整治措施:措施一:印尼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 众改变农作物种植时间,避开旱季收获;措施二:“烧芭”地改为加里曼丹岛。

1)“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2)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集约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2)分析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干旱季节的成因(6)

3)试述烟雾对新加坡产生的危害(4)

4)解释材料三中两项措施是否合理(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