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1月与7月气压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气压与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7月陆上高压区的形成,主要是陆地冷却所致
B.1月北部低压区的出现,促使赤道低压带断裂
C.东南信风带的位置在当地冬季南移,夏季北移
D.1月大陆北部西北气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无关
2.关于该区域内各流域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流域汛期出现在冬季
B.②流域主要为季节性河流
C.③流域汛期出现在夏季
D.④流域全年水量稳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水体运动规律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小题。
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2.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核心突破_大气的运动规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国际主要粮食价格与我国同期市场价格比变化趋势图。该图反映了( )
A.国际粮价高于我国 B.国际粮价呈上升趋势
C.我国粮食生产成本高 D.我国粮食产品质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十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读图完成小题。
1.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的是( )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八水体运动规律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12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8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表完成小题。
月份 项目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风力≥8 级的日数(天)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1.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 B.3~5月
C.7~9月 D.10~12月
2.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小 D.地面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二区域地理特征异同点的比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51~1990年我国台湾省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表完成小题。
中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之变动
(1951~1990年) 单位:%
年份 作物 | 1951 | 1956 | 1961 | 1966 | 1971 | 1976 | 1981 | 1986 | 1990 |
稻米 | 52.25 | 50.75 | 48.51 | 46.77 | 46.51 | 48.96 | 47.72 | 41.95 | 39.33 |
甘薯 | 15.4 | 14.91 | 14.62 | 13.97 | 13.92 | 7.71 | 3.9 | 1.7 | - |
甘蔗 | 3.95 | 5.49 | 5.8 | 6 | 5.59 | 6.84 | 7.44 | 5.09 | 5.71 |
水果 | 2.11 | 1.8 | 1.95 | 6.36 | 7.26 | 7.64 | 9.93 | 13.82 | 19.29 |
蔬菜 | 5.23 | 5.30 | 5.61 | 6.69 | 9.06 | 11.95 | 15.84 | 18.92 | 16.3 |
1.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改善 B.市场需求变化
C.劳动力素质提高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2.对台湾1951~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七大气运动规律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回答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
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
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
2.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B.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
C.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
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巩固训练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企业厂址与原料和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读图完成小题。
1.该企业有可能是( )
A.制糖厂B.饮料厂
C.机械厂D.化工厂
2.甲、乙、丙、丁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是均靠近( )
A.山脉B.河谷
C.铁路线D.农业带
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的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
B.东部的地面起伏大于西部
C.北部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南部
D.北部的地面起伏大于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