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素有“世界梨都”美誉。每年的四月中旬的砀山梨花文化旅游节都会吸引很多邻近县市以及外地游客来砀观光旅游。
砀山梨花文化旅游节
说明砀山县梨花文化旅游节对当地发展的积极作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右上图为该区域秸秆使用方式示意图。
(1)该区域地势特征是 ,乙地地形类型是 。
(2)该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甲地与乙地年降水量差异的成因是 。
影响当地秸秆自然腐烂速度的自然因素是 ;根据图13判断,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 ,请阐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爪哇岛为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进来规划建设雅加达——泗水高速铁路,其中2015年11月率先开工建设的雅加达——万隆段由中印两国合作建设。
(1)简述泗水高速铁路分布在沿海地带的原因。
(2)泗水高速铁路建成后,具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学习中了解的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目前,我国人口增长
模式与_____阶段最相似。(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2】在图中各点中,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咖啡树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其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下图为埃塞俄比亚简图,甲城市以咖啡贸易著称,被称为“咖啡城”。
(1)简述咖啡原产地的自然优势。
(2)指出该国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3)分析甲城市成为“咖啡城”优势条件。
(4)针对甲城市未来发展,有人认为应该扩大咖啡的生产规模。请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A、B两城市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黑土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有机质平均含量在3%至10%),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丁地所在国家(乌克兰)面积的三分之二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量的1/4。
(1)运用整体性原理说出丁地黑土地的形成原因。
(2)简析甲水域对A、B两城市气候特征影响的异同。
(3)比较甲、乙两水域航运价值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糖料主产国、第二大食糖消费国。糖料作物是继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化程度远高于粮食。1990年代我国开始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近年来,从糖料作物布局来看,我国糖料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甘蔗生产已由传统种蔗大省闽、粤向西南桂、滇转移,甜菜生产则由包括黑、吉在内的东北和华北产区转向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产区。下图为我国1978年—2013年糖料作物生产基本情况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与1978年以来我国糖料作物生产情况不相符的是
A. 1978年—1982年糖料增产总体上得益于甜菜和甘蔗种植面积扩大
B. 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与糖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始终呈正相关
C. 从作物构成来看,甘蔗产量的波动上升是糖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D. 1983—1987年糖料增产主要取决于甘蔗面积扩大
【2】造成1994年—1998年我国甜菜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为
A. 市场需求 B. 播种面积 C. 科学技术 D. 气候
【3】除了1990年代国家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诱因之外,造成我国糖料作物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为
A. 自然因素对糖料生产影响日渐强于社会经济因素
B. 西部产区人口增长迅速,对食糖的市场需求量大增
C. 糖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不断降低,经济效益较低
D. 东部产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我国某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1】根据图表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说明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同步上升
C.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是因为城镇自然增长率高
D. 今后第三产业将位居主导地位
【2】该省最有可能为
A. 北京
B. 江苏
C. 安徽
D. 辽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