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自2000年开始,为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经博斯腾湖、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直至台特玛湖。下表为两次生态输水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修复塔里木河下游两岸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关键环节是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植物蒸腾
2.第12次输水距离远大于第1次输水距离的原因是
①水流速度快 ②植物吸收少 ③下渗减弱 ④蒸发强 ⑤农业生产截留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群 | 长三角城市群 |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 10 | 1.5 |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 8 | 20 |
城市化水平(%) | 68 | 90 |
GDP占全国比重(%) | 18 | 20 |
1.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比长三角城市群
A.城市人口多 B.城市人口比重低
C.经济水平高 D.所占区域面积小
2.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有
①人口密度小②城市等级体系完整③城市用地规模小④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三上期末测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78---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单位:℃),图中虚线圈为该城市的中心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获取该城市1978年~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RS
C.GIS D.PS
2.据图中信息推测,甲、乙、丙、丁四地中,工厂的密度相对较大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某些城市中心区气温下降,而中心区外围地带温度却逐渐升高,形成“冷岛现象”,下列原因中与这种现象形成无关的是
A.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 B.中心区常住居民的人口密度降低
C.中心区商业网点的减少 D.热污染工业逐渐向外围地带搬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6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1)说出图中A地不同于B地的气候特点,并简析原因。(10分)
(2)解释图中西辽河含沙量高的自然原因。(6分)
材料二 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3)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秸秆利用方式是否合理,并用图中的有关数据加以说明。(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③④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A.16hpa B.24hpa
C.32hpa D.40hpa
2.此时,北京
A.地方时最接近①地的地方时 B.昼长比②地短
C.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位于夜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b、c、d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有关图中各地的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比乙地气压高
B.A地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C.甲地比乙地风力小
D.①、③两地为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形成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重由过去的8:2调整为3:7。
1.有关鸡西市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
B.鸡西市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
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
2.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B.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筑业等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一成熟一衰落的过程,寻找新产业是唯一出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新余市毕业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完成下题。
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有凌汛现象 B.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
C.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
C.图示区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图示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一上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自然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③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