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东经120°经线穿过的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l)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的相同点是_______,不同点为甲地位于_______。(4分)
(2)列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的异同点。(7分)

(3)与甲地区相比,乙地的人口容量_______,判断理由是乙地_______。(3分)


(1)均位于回归线附近;濒临海洋(2分) 南半球;大陆西岸,濒临印度洋(2分)
(2))(7分)

(3)较大(1分) 水资源丰富(水热资源组合好);耕地资源多;对外开放程度高(任答2点,给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两地地理位置相同点是均位于回归线附近,且濒临海洋。不同点是甲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濒临印度洋。
(2))读图,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判断甲地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同时沿岸寒流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乙地位于大陆东岸,亚热带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水热资源组合好。耕地资源多,农业基础好。对外开放程度高。适宜人类的生存发展,所以人口容量大。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限制了该地的人口容量。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及成因,环境人口容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
【小题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判断题

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判断题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对该省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判断题

同一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中,某城镇规划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读图完成下表:(共9分)

 
厂名
 
最佳厂址(填代号)
 
选择理由
钢铁厂
 
 
造纸厂
 
 
啤酒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填空题:(9分)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东西方向的判断。
(1)两个地点同是东经:经度数值大的在        ,小的在        
(2)两个地点同是西经:经度数值大的在        ,小的在        
(3)两个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分下列三种情况讨论:
①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     ,西经度的地点在    
②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西经度的地点在     ,东经度的地点在    
③若两地经度之和     180°:两地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此种情况不能比较出东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表“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总量
亿m3
供水量 %
用水量 %
地表水
地下水
再生水
调入水
生活
环境
工业
农业
2008
35.1
16
65
17
2
42
9
15
34
2010
35.2
13
61
19
7
43
11
14
32
2012
35.9
14
57
21
8
44
16
14
26
 
(1)依据供水结构,指出北京市供水水源,并分析可能引发的问题。(5分)
水资源紧缺促使北京市加快以水为主导因素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2)在农业和工业中任选其一,说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 有人在裸露的红粘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