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2)甲附近海区渔船漂移到乙附近海区的原因及路径从洋流的流向分析即可.
(3)灾害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灾害强度和经济密集度.
(4)核电站发电量大,污染小,但安全性要求高.
解答 解:(1)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国位于亚洲东部,东部紧邻太平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经常发生大地震.甲国海岸线曲折,加上海底地形的影响,海浪叠加,发生海啸的机率较大.
(2)渔船漂移到乙海域,说明海啸使渔船遭到严重破坏,渔船在无人驾驶下随洋流漂移.其移动路径随洋流移动,先随北太平洋暖流由甲附近海区向东漂移越过太平洋,再随阿拉斯加暖流向北漂移到乙附近海区.
(3)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国是日本,社会经济发达,防灾设施完善,灾害预警及时,救灾效率高.海啸灾害多发,国民教育中非常重视灾害防治教育,教育效果好.该国多发地震与海啸,国民有较丰富的抗灾经验.
(4)该国能源缺乏,在甲地附近海岸建设核电站,可缓解该国的常规能源不足问题.甲地紧邻人口密集区与工业发达区,市场能源需求量大.这是有利区位条件.甲地附近靠海太近,易受地震、海啸侵害.一旦发生核事故,在人口密集区可能造成人员的严重伤害.这是不利的区位条件.
故答案为:(1)甲国东部紧邻太平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此处经常发生大地震;再加上甲国特殊的海岸线与海底地形的影响;故发生海啸的机率较大.
(2)海啸使渔船遭到严重破坏,渔船在无人驾驶下随洋流漂移;其移动路径,先随北太平洋暖流由甲附近海区向东漂移越过太平洋,再随阿拉斯加暖流向北漂移到乙附近海区.
(3)甲国社会经济发达,防灾设施完善,灾害预警及时,救灾效率高;国民教育中非常重视灾害防治教育,教育效果好;该国多发地震与海啸,国民有较丰富的抗灾经验.
(4)利:可缓解该国的常规能源不足问题;紧邻人口密集区与工业发达区,市场能源需求量大.弊:靠海太近,易受地震、海啸侵害;一旦发生核事故,在人口密集区可能造成人员的严重伤害.
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板块构造,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等知识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华北平原--旱灾多发 | B. | 台湾省--沙尘暴多发 | ||
C. |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 D. | 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泥沙不断积淤积,湖泊蓄水量有限 | |
B. | 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水量 | |
C. | 湖水下泄通道不畅 | |
D. | 每年雨季5月开始,10月结束,雨季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⑤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贵州迁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B. | 福建迁出率大于迁入率 | ||
C. |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 | D. | 安徽的人口机械增长为负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535.95 | 1705,68 | 1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460.99 | 1543.03 | 1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788.5-1870 | 1841.5-1935 | 1894.5-2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