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
1.滑坡的发生的三个基本因素:
① ;
② ;
③ 。
2.泥石流的发生也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① ;
② ;
③ 。
3.典型滑坡可分为 、 、 、三个阶段。
4.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的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的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5.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 (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6.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 。
1.不稳定的山坡形态 软弱面的存在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2.充足的水 足够的堆积物 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3.蠕动变形 急剧滑动 渐趋稳定
4.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5.泥石流 滑坡
6.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解析】
1.试题分析:滑坡指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其他碎屑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的过程与现象。可见,滑坡的发生应具备以下条件: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使得岩体或土体稳定性减弱;有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使得岩体或土体与下面的斜坡体结构上不再有紧密的联系;岩体或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下一旦遇到强降雨或大量冰川融水,破裂滑动面出现更湿滑的状态,则岩体或土体的平衡状态易于被打破,出现滑坡。人类不恰当的山地活动,如破坏岩石结构,也易于诱发滑坡的发生。
考点:滑坡的发生的三个基本因素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滑坡发生三个基本因素的的认知能力。
2.试题分析: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可见,泥石流发生应具备以下条件:降水量大或冰雪融化量大足以形成水量巨大的洪水;山区坡面上充足的砂石等碎屑物,成为洪水携沙裹石的物质来源;能够大量汇聚坡面径流的地表和坡度较大的沟谷,使得洪水流动速度大,搬运能力强。
考点:泥石流的发生的三个基本因素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泥石流的发生三个基本因素的认知能力。
3.试题分析:滑坡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演变过程。滑坡的形成一般要经历蠕变、急剧滑动和停止(稳定)三个阶段。蠕变阶段:滑坡形成的初期,地表无明显的开裂变形迹象,滑动面还未形成,滑动面连带土体仅开始蠕变,没有位移。 急剧滑动阶段:滑坡后缘弧型裂缝开始形成,裂缝逐渐扩大联通,滑动面从后缘、前缘逐渐向中间发育,后缘裂缝出现加速变形,滑动面完全贯通,整体滑动开始。因滑动面上的抗剪特性不同,可能出现高速滑动、中速滑动和低速滑动。滑动停止(渐趋稳定):对于中高速滑动经过一个滑动过程便进入停止滑动的相对稳定阶段,对于低速滑动,滑动阶段和停止阶段交叉进行,可能经历数天、甚至数年。
考点:典型滑坡发生过程
点评:该题难度中等,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典型滑坡发生过程的认知能力。
4.试题分析: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图示可知,我国西南地区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部能量易于在此地带释放到地表,发生地震。频繁的地震导致山地岩石断裂发育,岩石变得破碎,为滑坡、泥石流发生打下了基础。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干季风化作用强,加速岩石破碎;雨季暴雨导致山体裂缝湿滑,易于发生滑坡;山地暴雨引发山洪,洪水携沙裹石形成泥石流。
考点: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点评:该题难度中等,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5.试题分析: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易于导致坡体裸露,抗风化、抗侵蚀能力降低,岩体或土体易于遭受风化、侵蚀,变得十分破碎,地表碎屑物质增多,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山区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破坏山体结构,导致断裂发育的岩体或土体稳定性减弱,当坡面出现大量流水时,断裂接触面变的更加湿滑,岩体或土体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断裂面下滑,形成滑坡。
考点:人类活动和地质灾害的关系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人类活动和地质灾害关系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6.试题分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为了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人类向大自然要居住、活动空间,向大自然要粮食,加快经济发展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人类违背自然环境发展规律,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破坏,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也在不断增强,频率也在增加,地质灾害频频高强度发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考点: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
点评:该题难度中等,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原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盐场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其成因。
(2)从地理角度,回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区位优势。
(3)沪宁杭工业区与京津唐工业区相比,工业发展的条件有何差异?
(4)上图所在地形区土地盐碱化较严重,分析该区域土地盐碱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
(2)图中A处的地形是__ __,成因是__ __;
B处的地形是_ __,成因是____ __。
(3)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 __处,原因是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19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___。
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发展到图20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图19所示城市发展到图20所示规模,它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哪两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湖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2年春,上海市在进行取消统购粮后的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
A.农村A B.近郊区B C.远郊区C D.市区D
2.造林重点区对上海市的作作是:
涵养水源 B.保持水土 C.降低噪声 D.净化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2.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