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 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 甲城市气温资料
(1)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三, 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3)乙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因。(6分)
(1)特征:地形崎岖,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沿海沼泽广布;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多火山。(4分,每点2分,任答2点给满分)
成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2分);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显著(2分)。(共4分)
(2)特征:全年高温(2分),气温年较差小;(2分)
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1分),且年变化小(1分),所以终年高温;纬度低,昼长变化小(1分),年太阳辐射变化小(1分);近海,气温受海洋调节明显。
(3)河口三角洲(2分)。①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②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河流汛期长,易淹没周围地区;④沿海地区受潮汐影响,海水入侵,多滩涂。(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岛屿中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且海拔较高,沿海多沼泽,说明地势地平。所以,岛屿地势崎岖,多火山、沼泽地貌。
多火山是因为岛屿处在板块交界地带,多沼泽,河谷是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的结果。
(2)新几内亚岛离赤道较近,太阳高度角大且年变化小,加上岛屿受海洋影响大。所以,新几内亚岛终年高温且气温年较差小。
(3)乙河河口地势地平,形成河口三角洲。河流水量大加上地势平缓,排水不畅是形成沼泽的条件,乙河流域处在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加上下游地势平坦,形成沼泽。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永嘉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图丙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 )
A.③④ B.②⑤ C.①④ D.②⑥
2.7月控制甲地主要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东风带 B.西风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年级入学定位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1)描述图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3分)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3分)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读某地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什么?死海所在地区地形类型是什么?(4分)
(2)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6分)
(3)分析图中海岸地区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年人口比重大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为“现代型”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2.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 )
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B.乙国的城市化进程减慢
C.甲国的劳动力丰富
D.乙国的城市大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1.代表银川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城市①冬春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
A.副高控制 B.蒙古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云量是指视野所及的天空被云所遮蔽的比例,为气象观测的常见数据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
B.乙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丁地
C.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乙地
D.丁地云量的空间水平变化率小于丙地
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突出的最直接因素是( )
A.纬度 B.海拔
C.植被 D.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A.从乙引水到丙
B.从丁引水到乙
C.从戊引水到甲
D.从丁引水到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高三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年我国贵阳、杭州、北京三个城市日照时数”,完成下列各题。
1.贵阳、杭州、北京的代码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与③城市相比,②城市7月份的日照时数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白昼最长
C.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地势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