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玉兔号”巡视器(下图)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并于随后3个月内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科学探测。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玉兔号”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玉兔号”巡视器探测期间,南昌市( )
A.正午日影先变长再变短 B.白昼先变长再变短
C.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D.可能会出现伏旱
2.根据材料,“玉兔号”将面临的一系列考验中,可能会有( )
A.狂风暴雨 B.黄沙漫天
C.冷热剧变 D.乌云遮日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红色六校高三一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次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在太平洋中的扩展情况,图中的数字和曲线表示该灾害发生后扩展的时间(小时)和范围。海啸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海水越深,速度越快。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海啸到达时间相当的A、B、C、D四海区中,A海区距离最远是因为( )
A.表层洋流的加速作用
B.海岭附近,摩擦力大
C.沿途大陆架宽广,速度快
D. 途径岛屿少,阻力小
2.引发此次海啸的地震( )
A.震级小但烈度大
B.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千岛群岛由近40个岛屿组成,大小岛屿排列有序,形成了一条奇特的“岛链”,岛上火山纵横、地势崎岖,海岸线曲折。
材料二 千岛群岛的名字源于当地居民的阿伊努语,意思是“云、雾”。群岛所在的海域常常笼罩在大雾弥漫之中,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千岛群岛“岛链”的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千岛群岛常常大雾弥漫的原因。(4分)
(3)描述择捉岛中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M界面为( )
A.地表 B.莫霍界面
C.软流层 D.古登堡界面
2.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利用新能源的路灯,据此回答下题。
为了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科研人员对新能源路灯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太阳能蓄电池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转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从春分到秋分,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
B.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而的倾角不断变小
C.夏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D.冬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题:
1.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
A.①—天然气 B.②—煤炭 C.④—石灰岩 D.⑥—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A.图中①至④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大部分聚落 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3.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奉新县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气压场名称:G_______、D_________。
(2)A的风向为____________,B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
(3)A点风力较B点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 ______
(4)如果冷暖锋均引起降水,雨区在甲乙丙丁哪些区域?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