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主要表现是
①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
②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地区偏大
③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④气候复杂多样,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区小溪塔高中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省简图。
材料二:该省A县与黄土高原B县相关资料比较表。
人口(万人) | 土地面积 (平方千米) | 土层厚度(米) | 2013年粮食产量 (万吨) | |
A县 | 65 | 2 667 | 0.1~0.8 | 66 |
B县(黄土高原) | 15 | 4182 | 50~80 | 45 |
材料三:A县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
材料四:A县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
(1)该省2007年洪涝灾害具有代表性,试分析该省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2)读材料二、三,指出该省A县农业生产最容易导致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并结合表分析A县该生态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比B县大的原因。
(3)根据“A县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和“A县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设想如何促进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区小溪塔高中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回答下题。
这些省区中,一省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 )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全国1996~2004年农业各类受灾面积所占比重图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图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学科联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__ ___、__ ___等。
(2)关于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_ _(不定项选择)。
A.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
B.转入地区的经济更发达,资源更丰富
C.转出的多为重工业
D.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
(3)河北省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做好的工作______(不定项选择)。
A.建设产业转移基地 B.降低劳动力价格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快速推动城市化
(4)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指出解决该地区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