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从图中不难看出,图示时间段内西南地区干旱灾害的变化具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略有差异;受灾面积除80年代外,其它年代呈增加趋势;成灾面积除70年代外,其它年代呈增加趋势;70年代后,绝收面积持续上升等特征.其变化原因要从致灾因子和承载体两个方面分析.
(2)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引发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也是该地区干旱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这对这一问题的防御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方面.
解答 解:(1)从图中不难看出,8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呈下降趋势,而气温升高很快,蒸发旺盛,加剧了干旱.从材料看,西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油产区之一,80年代以来粮油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承载体的密集度高,加剧了受灾程度.
(2)由材料可知,西南地区粮油减产是由干旱灾害造成的.对干旱的防御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如:兴修水利.非工程措施如:提高科技水平,培育推广耐旱品种.
故答案为:
(1)8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呈下降趋势,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加剧了干旱;同时农耕业发展导致种植业面积变大,受灾面积也相应变大.
(2)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兴修水利,增强抗灾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培育推广耐旱品种.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干旱的成因和防御措施,实际上同一类自然灾害的成因、防御措施都是类似的,平时学习时需要分类掌握.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省区 | 种植面积(万亩) | 产量(万吨) | 良种率(%) | 涉茶综合产值(亿元) |
福建 | 332 | 32.1 | 95 | 400 |
贵州 | 520 | 10.2 | 77 | 8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得长三角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天然气为主 | |
B. | 解决了长三角能源短缺的问题 | |
C. | 使得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
D. | 将拉大东部和西部的差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