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为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B.该日甲地船上的旗帜飘向西南

C.乙地气候常年炎热干燥

D.流水侵蚀是塑造乙地地表的主要外力作用

 

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为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乙地的纬度为23.5°N。甲地的昼长为12小时小于乙地,因此乙地位于甲地的北方。甲地太阳高度最高值时,北京时间为20时,甲地的经度为0°;乙地太阳高度最高值时,北京时间为16时,乙地的经度为60°E。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A错。甲地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上,受上升气流影响明显,B错。乙地的经纬度位置为60°E,23.5°N,该地位于西亚,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常年炎热干燥,C对。风力侵蚀是塑造乙地地表的主要外力作用,D错。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省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新乡市高三九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座村庄海拔较低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2.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 (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B.临河分布,水资源相对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临河分布,水运便利

4.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这样规划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尽可能降低线路坡度  

④尽可能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周口西华一中高三10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从东流向西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西流向东 D.从西南流向东北

2.若X数值为800,图中A处( )

A.海拔小于800米 B.海拔大于900米

C.海拔大于800米 D.海拔等于9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图所示的是____(南或北)半球________光照示意图(填节气)。

(2)A点太阳高度为______。

(3)E点昼长约为______小时。

(4)C点在E点的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5时 B.8时 C.10时 D.15时

2.此日A地的昼长为( )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3.此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40° B.90° C. 20°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上图中指向陆地的单箭头表示迎岸风,反之为离岸风,↗↙表示季风。)

(1)描述南半球的①②③④和北半球的⑤⑥地区迎岸风盛行季节的气候特点 ,这是 (冬、夏)季;另一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原因是 。

(2)离岸风为终年信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并分析其沿岸海域获渔量较高的原因。

(3)写出受⑦风影响的地区自然植被名称,并说出这里气候的成因。

(4)写出⑧风盛行的地区的气候类型。

(5)试总结迎岸风、离岸风与降水量和气候大陆度的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我国东部沿海形成秋季罕见的“双台风”效应,华东遭受了严重的风雨影响,使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告急,“城市雨涝”再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10月份某日某时刻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材料二 10月份浙江某地连续几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此时马六甲海峡(A海峡)海水的流向是 。比较B.C两处的风力大小 ,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个月后D处的盛行风向为 ,产生的原因是 。(8分)

(2)根据材料,判断“双台风”开始影响我省某地的时间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永嘉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2.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