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世界上四条著名大河入海口附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条大河均为外流河,虽然流向不同,但却注入相同的海洋
B.乙图中的河流与其它三条河流的主要区别是汛期较短,含沙量少,有结冰期
C.丙、丁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丙图中的河流航运价值大,丁图中河流是四条河流中流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河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
A. 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 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2】【2】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A. 耀斑频繁爆发 B. 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 全球降水增多 D. 地球磁场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谷子古称“粟”,脱粒后就是几千年来养活中国北方人的主粮(小米);属营养价值高,耐旱稳产的作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119.9°E,42.3°N)是中国旱作农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传统作物谷子的发源地。2012年8月18日,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然而,近些年来谷子耕作传统被价格更高的玉米打破了,玉米成了敖汉旗农民种植最多的庄稼。由此,敖汉旗的生态环境变得日趋严峻。2014年,中国启动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减少玉米种植,适度发展耐旱作物,成为这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高产优质谷子品种和先进的“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得敖汉旗谷子种植得以回归。今天,敖汉旗已然成为“中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谷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方式。
(1)分析敖汉旗地区种植玉米产生的生态问题。
(2)解释敖汉旗地区回归谷子种植的原因。
(3)谷子种植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说明该技术在春季所起的作用。
(4)指出敖汉旗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主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输水超过60亿立方米。下表为我国四种缺水类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
A. 资源性缺水B. 水质性缺水C. 工程性缺水D. 效率性缺水
【2】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是
A. 减轻了洪涝灾害B. 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C. 利于高耗水产业的发展D. 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为促进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分析与传统汽车相比,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A.宁夏B.青海C.陕西D.新疆
【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开采矿产②生态移民
③合理载畜④抽取地下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 )
A. 盛行西北风 B. 盛行西南风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潜水补给河水
【2】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 )
A. 冰雪融水 冬季 B. 大气降水 冬季 C. 地下水 春季 D. 大气降水 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苏瓦、阿洛菲两地比较( )
A. 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 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 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 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2】图示时刻,地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
A. 1∶11 B. 1∶5 C. 1∶7 D. 7∶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援建的中马友谊大桥于2018年8月30日晚正式开通。中马友谊大桥由中国承建,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桥,它连接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所在的马累岛和马累机场岛。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中马友谊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A. 气候恶劣,较为干燥
B. 海水含盐量高,腐蚀性强
C. 地震多发,海啸频繁
D. 多珊瑚礁,地基脆弱
【2】大桥建成后对当地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A. 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
B. 疏解南亚地区过于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
C. 增强马累岛和亚欧大陆之间的陆上联系
D. 带动大马累区域的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