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
 
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2)甲图为
 
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
 

(3)乙图中F处是
 
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
 
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
 
天气.
考点:锋面系统与天气,气压系统与天气
专题:
分析:(1)(2)从甲图中的冷、暖空气的箭头可判断出是暖锋.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雨,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反气旋(高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7月中旬到8月的伏旱天气就是因为此产生的.
解答: 解:(1)从甲图中的冷、暖空气的箭头可判断出是暖锋,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所以冷气团一般在锋面以下、暖气团一般在锋面以上,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C、D、E三地中C地此时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故气温最高.
(2)根据上题分析甲为暖锋天气图,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根据乙图气流运动方向不难判断F处为高压中心(气流水平运动方向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再根据气流的偏向向右偏可判断为北半球高压,在其控制下多为晴朗天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7月中旬到8月的伏旱天气就是因为此产生的.
故答案为:
(1)冷   C
(2)暖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高   北  晴朗干燥
点评:题考查了锋面系统和高、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以及在我国的实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冷、暖锋和高、低压,如果第一步判断失误,后面的题目往往都会错,所以本题第一步判断天气系统非常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天气现象或谚语中与冷锋活动有关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
B、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C、台风云娜带来的暴雨
D、一场春雨一场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3年10月7日台风“菲特”在福建福鼎登陆,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菲特”台风形成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当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半球使用的远程火炮,在校正瞄准仪时应使炮弹的落点(  )
A、向前偏一点
B、向后偏一点
C、向右偏一点
D、向左偏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
 

(2)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①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处.
(3)过若干小时,②将受
 
(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
 
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B.大风C.气温下降D.气温升高
(4)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四处中的
 
处.
(5)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
 
处.
(6)当台风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厦门吹
 
风,台风中心的天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锋面按性质来分应为
 
锋,判断理由是
 

(2)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交汇,该地区在江淮静止锋控制下,会出现“
 
”天气.
(3)图中可见降水区处于锋
 
(前或后)
(4)7、8月间该锋北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下面四幅图中,属于暖锋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丙处为
 
;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丁处为
 
.图中丙、丁两处之间的最大气压差可能为(填写字母)
 
百帕.
A.40<P<41     B.44<P<45     C.54<P<55     D.59<P<60
(2)图中甲地的风向?比较图中甲、乙两她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3)简述图中天气系统A经过北京前和经过北京后的北京市天气状况.
(4)如果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在春季受图中丙天气系统控制,则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