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7 年暑期,某校部分师生远赴甘肃定西偏远山村,为其发展出谋划策。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1) 定西位于哪个大的地理单元?其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
(2) 造成该生态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 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使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师生们引导当地农村发展生 态农业,模式如下,请对应序号填上字母。
A.牛、羊 B.沼渣、沼液 C.沼气池 D.肉奶、皮毛
① ② ③ ④
(4)除沼气外,当地还可以开发哪些清洁能源?
【答案】(1)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2)①降水较为集中,夏季降水强度大,对土壤的冲刷能力强。
②植被破坏严重
③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
(3)B C D A
(4)太阳能、风能
【解析】整体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水土流失的成因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
(1)由图可知,当地位于兰州以东、渭河以北,属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
(2)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其成因可从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等)和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植被的破坏、人口的过度增长等)两方面分析。
(3)读图,该系统的核心是沼气池(对应②),沼气池的沼渣、沼液(对应①)可做肥料提供给紫花苜蓿,而苜蓿是牛羊(对应④)的饲料,牛羊肉、奶、皮毛(对应③)可提供给农户。
(4)该地位于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太阳能丰富;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资源丰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3)近年,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美洲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这三种自然带分布体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④所处地形区的形成原因。
(3)从气压带风带方面,分析自然带②和③分布区夏季降水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说出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内陆湖近代三个时期以此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中信息,可推断
A. 湖泊的流域面积在不断缩小 B. 最适宜作为渔港区位的是西南侧湖岸
C. 湖泊中南北走向的半岛,不会再消失 D. 注入湖泊的径流量不断减少
【2】该湖泊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表现在
A. 湖泊面积减少,鱼群密度增大
B. 湖泊土壤盐碱化加剧,影响原生植被生长
C. 流水作用加强,风力作用减弱
D. 围湖造田,形成了季风水田农业
【3】若想减缓湖泊的缩小,人类活动适宜的方式应该
A. 发展节水农业 B. 植树造林,减缓水土流失
C. 严禁围湖造田 D. 修建水利工程,拦截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准确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 GPS—RS—GIS B. RS—GPS—GIS
C. GIS—RS—GPS D. RS—GIS—GPS
【2】“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城市规划中 不能用于( )
A. 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 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 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 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 改善环境质量
B. 人类与环境统一
C.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 物质资料生产
【2】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 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 人类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类的任务
D. 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 )
A. 控制人口规模
B. 转变发展模式
C.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 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2017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B. 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C.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
D.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2】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环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根本原因是
A.资本家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弱削.
B.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C.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