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峡① 为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②海域面积逐渐 (扩大或缩小),因为该地位于板块的 边界。
(2)③地动物为适应 环境,表现出夜行、夏眠、耐旱等特点,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特征。
(3)④地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是 ,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
(4)⑤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从洋流角度简析成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材料一 城市河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综合治理事关民生,城市形象。伊通河、满语“波涛汹涌的大河”。2016年,长春市伊通河治理的各项工作,包括南溪湿地公园和中段景观、绿道建设、护岸提升改造等工程紧锣密鼓的推进。长春市矢志把伊通河建设成为“绿色宜居生态轴,城市安全生命线,美丽长春景观带,产业升级动力源”。
材料二 下图为南溪湿地公园效果图
简述实施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的主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
A. 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本总务省2016年2月26日公布的最新日本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包括外国人(连续居住三个月)在内的日本总人口为1.27亿人,较上次人口普查(2010年)减少94.7万人,降幅为0.7%,为日本1920年实行人口调查以来首次出现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日本的人口特征为
A. 1~15岁人口比重增大 B. 迁人人口下降
C. 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 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2.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一亿总活跃社会”的目标,即在50年后也维持1亿人口,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 提高人口出生率 B. 降低人口死亡率
C. 提高人口迁移率 D. 加快城市化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山东省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火车行驶在崇山峻岭中,铁路线顺着山势盘旋,这种迂回展长的铁路叫展线。下图为穿行在某低山中的“灯泡”型展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铁路线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 25米 B. 45米 C. 65米 D. 85
2.图中的“灯泡”型展线
A. 降低了线路坡度 B. 避免了落石危害
C. 提高了列车速度 D. 减少了铁轨磨损
3.贵广(贵州――广州)高铁于2014年12月通车,全线未采用展线的主要原因是
A. 沿线地形起伏较小 B. 动车爬坡能力较强
C. 为了节约建设成本 D. 为了提高铁路运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11月份,由中国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完成下列各题
1.中巴经济走廊两端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A. 气候温暖 B. 地形平坦 C. 降水稀少 D. 土壤肥沃
2.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浙江省在2016年底全面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取消户口性质区分。这种户籍改革有利于
A. 促进人口迁移
B. 减轻城市环境问题
C. 缓解人口老龄化
D. 加大城乡差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度江苏省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情调查(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000年至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幅度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各省份中,属于高速增长的省份是
A. 川、陕、藏、青 B. 台、沪、京、渝
C. 甘、鄂、渝、川 D. 藏、宁、浙、粤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低速增长省份均属于东部沿海地区
B. 人口负增长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C. 人口的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D. 人口高速增长省份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