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挠力河地处三江平原,是乌苏里江的一级支流。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其东部及中北部地区推行“打井种稻”的耕作模式,使地下水常年处于超采状态。左图、右图分别头近年来挠力河流域示意图和甲水文站观测的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关系图。乙河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下水与河流水位存在双向补给,后转变为下图所示单向补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水文站4月河流水位迅速升高,其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天气降水B.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D.地下水
【2】大规模推行“打井种稻”会导致该区域
A.土壤盐碱化加剧B.大气降水量减少
C.生物多样性增多D.地表下渗量增加
【3】影响乙河段地下水与河水补给关系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河床地势降低B.区域降水量增大
C.植被破坏加剧D.地下水抽取过度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挠力河地处三江平原,冬季气温低,积雪多,4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导致甲水文站4月河流水位迅速升高,其主要的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B正确;4月东北雨季没有到来,A错误;该处海拔较低,没有冰川融水;4月地下水位于低于河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故选B。
【2】“打井种稻”的耕作模式,使地下水常年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位低,地表下渗量增加,D正确;地下水减少,土壤盐碱化减轻;大气降水量和生物多样性受影响较小;故选D。
【3】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下水与河流水位存在双向补给,后转变为下图所示单向补给,说明地下水位过低,地下水抽取过度造成的,D正确;河床地势降低也会有双向补给;区域降水量增大,下渗增多,地下水也可能补给河水;植被破坏加剧也会有双向补给;故选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表1
日期 | 日出时刻 | 日落时刻 |
① | 7:32 | 17:08 |
② | 6:31 | 18:15 |
③ | 4:45 | 19:39 |
④ | 7:22 | 16:49 |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垂直剖面及该区域海水盐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e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不包括( )
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B.有海底上升流
C.处于大陆架浅海区D.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2】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
【3】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B.5月
C.7月D.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由原铁道兵于2007年改制而成,该公司承建的莫斯科地铁项目在2019年12月26日已经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建设中利用了中国的盾构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向前推进对土壤进行挖掘,该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承受周围土层的压力,有时还承受地下水压以及将地下水挡在外面。该技术将挖掘、排土、衬砌(包括壁后灌浆)三大程序一次性完成,并且其作业过程是在护盾的保护下进行的。下图为莫斯科地铁线路系统空间分布简图。
(1)简述中国铁建承建莫斯科地铁项目的优势条件。
(2)根据材料,简述在地铁建设中采用盾构技术的好处。
(3)根据地铁特点及图示信息,分析莫斯科地铁系统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4)我国中部省份的不少地级市也在争先申报地铁工程,对此有人表示反对,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甲两条曲线可以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暖锋过境,b曲线表示冷锋过境
【2】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给图乙带来的相对明显变化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3】对图甲、图乙所示地理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B.b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C.a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①②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D.b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③④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长江以______和______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经济区以______为核心,中游以______为核心,下游以______为核心。
(2)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和______。
(3)长江中游最大的威胁是______灾害。
(4)长江下游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__污染和______污染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径流量一度明显下降。左图所示白洋淀水系分布,右图所示白洋淀蒸发量年内变化。
(1)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白洋淀1、2月和5,6月水位偏低的原因。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于淀”困境。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针对白洋淀面临“干淀”困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中国、美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四国 2018 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问题。
【1】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国分别为
A.中国、美国、法国、沙特阿拉伯B.美国、法国、沙特阿拉伯、中国
C.法国、美国、沙特阿拉伯、中国D.中国、法国、美国、沙特阿拉伯
【2】有关 2018 年四国能源消费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能源消耗量比乙国少B.乙国化石能源较为丰富
C.丙国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D.丁国能源消耗总量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是全球著名的张裂区之一。下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的变化趋势是
A.变宽变浅B.变宽变深C.变窄变浅D.变窄变深
【2】图示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是
A.甲河B.乙河C.丙河D.丁河
【3】夏季,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B.增温减湿C.降温增湿D.降温减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