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表格: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蒸发量(mm) | 130.4 | 182.4 | 271.0 | 298.7 | 314.3 | 233.2 | 190.2 | 174.9 | 137.9 | 129.2 | 103.8 | 97.7 |
降水量(mm) | 3.O | 2.1 | 4.4 | 14.6 | 51.6 | 143.5 | 191.4 | 177.0 | 137.6 | 49.1 | 15.2 | 3.4 |
(1)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2)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
(3)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4)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12月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渤海海冰厚度可达10-40厘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1)推测渤海海冰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2)指出受渤海海冰危害严重的主要产业活动。
(3)分析评价渤海海冰资源的开发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12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2.根据上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地气温高于Y地
B.该图所示可能为1月份
C.长江处于丰水期
D.我国前往欧洲的远洋货轮途经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第二中学高三上统练(五)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5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③ B.②
C.① D.④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3.关于图示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的①到④地表示世界四个著名工业和农业生产发达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四地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B.②地石油资源丰富,炼油工业发达
C.③地造船工业发达,廉价的海运对工业分布影响大
D.④地钢铁工业发达,原料和燃料对工业分布影响大
2.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咖啡和可可
B.②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
C.③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水果和蔬菜广泛种植
D.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B.引起甲、乙两水文站下游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2.甲水文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水文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甲水文站干季河流流量小
B.甲水文站河流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C.甲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D.甲水文站上游有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 B.梯田
C.盐沼 D.沙漠
2.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A.2月 B.4月
C.7月 D.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