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格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倾) 粮食单产(吨/公倾)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48 4.48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考点:锋面系统与天气,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专题:
分析:(1)、风向的判断根据等压线,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两地区粮食产量比重根据粮食产量可得出.产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根据播种面积的变化和单产的变化
(3)水运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4)A省是湖南省主要湖泊是洞庭湖,洞庭湖遇到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湖泊面积减少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减弱从而引起洪涝灾害频繁.而导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主要是1、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泥沙在中下游淤积2、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为围湖造田.该题主要考察的是第一个原因:长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治理要湖、江、山综合治理.
解答: 解:(1)、根据图中所给的等压线和我国地区可画出甲城市此时吹西南风.再根据图例可看出此时是冷锋系统,冷锋过境后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根据表格中粮食总产量的数据可计算出1985年ABC三省比重为20% 东北三省为9% 而到了2005年ABC三省比重下降到17% 东北三省上升到15%.再根据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的变化不难看出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粮食单产增长幅度小.
(3)该题考查了水运和公路运输的优缺点.水运速度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铁路等更为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将会不断发展
(4)A省是湖南省主要湖泊是洞庭湖,洞庭湖遇到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湖泊面积减少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减弱从而引起洪涝灾害频繁.而导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主要是1、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泥沙在中下游淤积2、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为围湖造田.该题主要考察的是第一个原因:长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治理要湖、江、山综合治理.
故答案为:(1)、西南风   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ABC三省比重下降;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
ABC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粮食单产增长幅度小
(3)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要
(4)泥沙淤积造起湖泊萎缩及引起洪涝频繁的问题
该问题主要求是由于入湖泥沙增多,入湖泥沙增多又与上游山区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要湖、江、山综合治理.
点评:该题综合性强,考查内容多,要求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回答问题:
(1)同一颗恒星、地面一点P、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E1到下一次“三点共线”E2,地球自转了
 
度,时间间隔为
 
,图中用
 
字母表表示,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2005年2月18日20时,张英将一天文望远镜固定并对准牛郎星进行观测,第二天,他再次观测的时间应为
 
.若他还在20时观察,该颗恒星在天顶的
 
(东或西) 侧约
 
的角度.
(2)地球从E1公转到E3,地球自转了
 
 
分,时间间隔为
 
小时.
(3)恒星日与太阳日时间不等的主要原因是:
 

(4)若其他条件不变,地球公转方向相反,则
 
(双选)
A.恒星日的时间不变                B.太阳日的时间不变
C.恒星日的时间缩短                D.太阳日的时间缩短
(5)关于太阳日叙述错误的是
 

A.某地相邻两次日中天的时间间隔  B.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  C.昼夜交替周期  D.地球自转的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SL-9)彗星撞击木星,与该行星相邻的是(  )
A、地球、火星
B、地球、木星
C、火星、土星
D、木星、金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到目前为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手段,主要来白(  )
A、电磁波B、地震波
C、声波D、海底影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B、太阳辐射是促使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太阳辐射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分局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见表: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 形成条件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2/s);
④大气稳定.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
 
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
 
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时时,全世界有(  )
A、恰好一半的地方是3月22日
B、恰好一半的地方是3月20日
C、多一半的地方是3月21日
D、少一半的地方是3月2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水循环使水呈三态变化
B、水循环使海平面上升
C、水循环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产生旗云的时间段落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  )
A、8~11时
B、11~15时
C、15~18时
D、20~24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