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鄂尔多斯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该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 ,读图完成下列题

 

1.该工业园区产业链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该工业园区内产业集聚的直接效益不包括( )

A.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B.推动房地产投资

C.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加强生产与协作

 

1.B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

2.提取回收二氧化碳、废渣粉煤灰的再利用等,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程度;各生产部门密切联系,有利于加强生产与协作;图中看不出与推动房地产投资的关系。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片暗黑斑点,同时把几十亿吨太阳粒子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

A.耀斑和太阳风

B.黑子和太阳风

C.黑子和耀斑

D.耀斑和日珥

2.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 ②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 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 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及人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放出的能量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唯一动力

B.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的主要动力

D.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

A.海陆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四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1)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请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2)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3分)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3)简述“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产业转移对当地产生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四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藏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下表,回答下列题。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黑龙江

22.13

20.97

17.67

西藏

24.17

25.55

26.75

 

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4分)

(1)在图中A处和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2分)

(2)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 。

(3)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在 ,此时南京昼长为 小时 。

(4)当地球位于C处后,南半球进入 (季节)。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 。

(5)当地球从C转到D时,南京的昼长 (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角 。(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该宣传画揭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上述问题可能产生哪些严重后果?

(4)要想缓解该问题,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新城高升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下列现象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午的阳光比日出时的阳光强烈——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和太阳高度不同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

C.晚秋晴天的晚上常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的原因

D.西北地区的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海拔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