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气温变化给安徽省地理环境带来的直接影响可能有(  )
A、作物的生长期变长
B、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C、沿海区域面积缩小
D、河流的含沙量增加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高山和极地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气候变暖,降水和水循环发生改变,许多地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许多物种可能灭绝;自然资源开发条件改变,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解答: 解:根据图中安徽的气温的变化分析,安徽的气温是波动上升的,因此是气候变暖,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CO2的施肥效应.CO2的施肥效应是指CO2浓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助长作用,有些粮食作物的产量会提高.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面积缩小,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气温的年较差加大.
故选答案:A.
点评: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2)据图说出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全球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
A、滩涂湿地面积增加
B、农作物复种指数增加
C、金融保险业赔付风险减小
D、居民用水水质显著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3年的夏季,我国的天气可谓“水深火热”,南方许多省的城市气温高达40°C以上,而华北、东北的许多地区却是暴雨频繁,河水暴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如图是2013年8月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与我国2013年夏季“水深火热”内在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