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2--2“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地理含义是      (    )

      

A.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C.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岩浆

       D.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

  B


解析:

该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解读该题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应理清在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解答该题,需要去繁就简,找出最关键的箭头指向顺序,即由④指向①,再由①指向②和③,即可得出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该图为“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代表的是(    )

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
【小题2】岩石圈位于(    )
A.①的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小题3】当一次地震发生时,有关图中E、F两字母所代表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地震波会使水面上的船只左右摇晃
B.F地震波首先到达地表,引起地物上下颠簸
C.F地震波会使水面上的船只左右摇晃
D.E地震波到达地表较迟,引起地物上下颠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读图17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后,国土资源部迅速组织国家和10余省的地质调查力量实施紧急排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地面调查,初步掌握了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情况汇总表

(1)此次地震位于中国                     地震带,是由于印度板块向      (方向)移动,与               板块相撞,推动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东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向东挤压,导致此处岩石圈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引发四川西部断裂带震动。

(2)此次地震后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以            为主。分析当地这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震后,受灾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震后互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选择填空)。

A.先救远,后救近。从远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

B.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C.先救“生”,后救“人”。先使被埋压者头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压,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

E.注意仔细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不要盲目乱挖、乱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

1.以下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左图中的A代表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B.右图中的不连续面D称为古登堡面,以此划分地壳和地幔

C.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各地厚薄一样

D.以图中不连续面F为界划分地幔和地核,此处波速变化明显说明两处物质相差很大

2.以下关于软流层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分布在上图C层的底部

B.软流层位于上图G层的上部,原因是此处横波消失说明此处不是固态物质

C.岩石圈就是图中C部分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1. A.
    蒸发
  2. B.
    地表径流
  3. C.
    降水
  4. D.
    水汽输送

2.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1. A.
    大洋环流
  2. B.
    水循环
  3. C.
    大气环流
  4. D.
    岩石圈物质循环

3.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


  1. A.
    板块内部
  2. B.
    海洋内部
  3. C.
    板块交界处
  4. D.
    大陆内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