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下图为某气压系统发展过程示意图,T1、T2为该气压系统发展的不同时段,图中P1、P2、P3、P4为海平面处的等压线,且两图比例尺相同。

读图,回答下题。

若P1>P2>P3>P4则该气压系统

A.T1时段的风力大于T2时段B.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

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阴雨天气D.发展过程与台风的形成过程相似

【答案】D

【解析】

若P1>P2>P3>P4,则该气压系统为低压系统,T2时段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T1时段的风力小于T2时段,A错误。没有确定哪个半球,所以不能确定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辐合,B错误。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C错误。中心气压低,发展过程与台风的形成过程相似,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①地相比,②地( )

A.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2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

A.5时B.6时C.17时D.23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林木的高大树干和稠密枝叶,是空气流动的障碍。某科研小组采用自动观测系统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平均树高26m)内不同高度冬季风速的日变化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图示意林内不同高度风速的日垂直变化统计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区域森林对风速的阻挡作用最明显的位置,大致位于

A.2.5mB.8m

C.26mD.32m

2导致同一高度一天内不同时间风速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枝叶密度B.树干直径

C.空气湿度D.地面温度

3推测该林区夏季不同高度、不同时间风速变化的特点是

A.2.5米处风速仍然比较稳定B.树冠层以上风速增幅明显加大

C.0时随高度上升风速会减小D.14时风速随高度上升变化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某地局部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该地气候资料图。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地形进行了改造,等高线地形图是依据改造后的地形绘制而成。

(1)说出该地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描述当地气候特征,评价当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指出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由材料信息推断改造前的地形类型?

(4)简要说明改造后的地形对农业生产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防止水土流失必须研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下面为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和地形坡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三幅图说明

A.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和地形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差异很小

B.随横坐标的数字增大,土壤侵蚀强度由小增大再减小

C.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三大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D.年降水量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起主导作用

2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除了上述三项外,还有

A.土壤的干燥度和疏松度B.岩层的性质和厚度

C.地壳活动的强度和频度D.河流水的流速和流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2月30日,海南西环高铁通车,和东环高铁相连,将众多城市串联,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岛高铁。环岛高铁中桥梁长度占全线比重高达36%。图1为海南岛简图。

材料二:干栏民居是我国古代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建筑形式之一,又称“巢居”。《新唐书南平僚传》称:“土气多瘴疠(注:瘴疠指因湿气而致病),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並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图2为海南现存最完整的黎族干栏民居村落,图3为干栏民居示意图。

(1)影响海南环岛高铁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导致其桥梁比重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1中城市可分为______级,按等级从高到低,第二级城市数量为______个。

(3)图2所示干栏民居村落可能分布在______(甲/乙),该村落规模一般较_____(小/大)。

(4)从地形、气候、生物角度指出干栏民居所克服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兰渝铁路北起兰州,南至重庆,2008年开工建设,2017年6月19日全线最后一处重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胜利贯通,预计2017年底全线正式通车。20世纪50年代,我国铁道部曾组织专家对兰渝铁路四川广元至重庆段进行勘察选线,但实际上仅勘察了广元到南部县段就因故停止,并取消了兰渝铁路的建设计划。下图为兰渝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兰渝铁路线修建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 地形起伏较大 B. 全线高温多雨

C. 沿线河流纵横 D. 洪涝灾害频繁

220世纪50年代铁道部取消兰渝铁路勘察和建设计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自然环境恶劣 B. 经济技术落后

C. 城市密度较小 D. 区域落后闭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C.交通发展D.荒漠扩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B.3级C.4级D.5级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