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原因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3)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原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海淀一模地理 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非洲自然景观壮丽,其中①地是内陆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它由发源于高原的河流在流入内陆盆地后形成,三角洲的面积在一年中季节差异大;②地气候干旱,这里分布着纳米布沙漠,拥有众多高大的弧形沙垄。读图,回答下题。
在①和②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资料中描述的区域特征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宁波十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防止水土流失必须研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下面为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和地形坡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1.上面三幅图说明
A.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和地形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差异很小
B.随横坐标的数字增大,土壤侵蚀强度由小增大再减小
C.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三大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D.年降水量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起主导作用
2.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除了上述三项外,还有
A.土壤的干燥度和疏松度 B.岩层的性质和厚度
C.地壳活动的强度和频度 D.河流水的流速和流量
3.结合我国的实际,说明材料中年降水量在400 mm——500mm间的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宁波十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1月上中旬宁波的累计降水量有200多毫米,是常年同期的四倍多。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升温——日本暖流影响增强
B.厄尔尼诺——南下的冷空气变弱
C.植被改善——蒸腾增强,湿度增加
D.五水共治——河湖增多,水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下学期八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以往的印加学者认为,印加人是不喜欢低地潮湿气候的高原民族),该地区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下图为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右图)。
(1)比较a、b两水文站水文特征的差异。
(2)说明古印加文明发源于a河流域的原因。
(3)简要分析古印加人大量开垦梯田的原因。
(4)试推测该地区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应具有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是指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按其对地面照度(光照强度)的强弱分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如右下图),其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曙暮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曙暮光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的
B.曙暮光的持续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增加
C.通常,在天文曙暮光时段有足够的光亮,许多活动可以继续在户外进行
D.若天气晴好,在日落之后,民用曙暮光、航海踞暮光、天文曙暮光会依次减弱
2.夏至日,在极区与北纬48°34 '之问,曙光与暮光相连,称为“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如上图)。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此时A点为12点
B.抚远暮光即将结束
C.阿勒泰地区将迎来曙光
D.漠河(53°N)一年中出现白夜现象的时间约半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为适应发展需要,该区域正在增修铁路新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建铁路线路选择,最主要为了( )
A.保护铁路沿线植被 B.减轻洪水对铁路破坏
C.提高区域客运运能 D.降低铁路修建工程量
2.乙、丙两站间铁路沿线河谷地带自然植被稀疏,主要是因为( )
A.光照不足 B.水源短缺 C.土壤贫脊 D.下沉气流
3.有乘客某日在丙站站前广场发现自己阳光下身影朝北且与身高大致等长,则此日可能是( )
A.5月1日 B.6月22日 C.10月1日 D.12月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