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
【答案】
(1)
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 ℃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2)
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 ℃,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3)
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解析】(1)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一方面与二者相差较大的纬度位置、海拔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青藏高原自身的气温年变化小有关。青藏高原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但大气保温作用弱,加之不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小,导致其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2)由图可看出,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且更接近0℃等温线,因而使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3)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能够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至地表大气中,从而起到“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作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 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
C. 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D. 第一、二级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 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
C. 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
D. 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不同温度带的公路(普通公路)各具特色,公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图示意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分布。
(1)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的公路路基高达10米,远看宛若长城,路面下铺设块石和排水管,分析其原因。
(2)准噶尔盆地的沙漠多为固定沙丘,地形对公路建设限制小,但公路走向形如折尺,分析其原因。
(3)黄土高原地区的公路在塬、梁、峁之间盘旋起伏,说明该地区公路修建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4)青藏公路某段在路基中铺设通风管,在通风管的一端设计、安装了自动温控风门,当路基温度低于气温时,风门会自动关闭,路基温度高于气温时,风门自动打开。判断温控风门打开与关闭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在路基中铺设通风管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心点为南极点。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11月20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21日,甲地地方时为
A. 9时 B. 15时 C. 3时 D. 12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右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类岩石和沉积物,序号代表地质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嶂石岩的岩石类型是循环示意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右图各序号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A. ①表示搬运作用 B. ②表示固结成岩 C. ③表示变质作用 D. ④表示侵蚀作用
【3】2017年9月23日,菲律宾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90千米。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 地壳 B. 地幔 C. 外核 D. 内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 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 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 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 净化空气 B. 保持水土 C. 调节大气成分 D. 含蓄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西气东输二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B. 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 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D. 改善陕甘宁地区的生态环境
【2】下列对我国具备的修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疆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计探明储量丰富
B. 东西方向的铁路建设已能满足该线路的需要
C. 我国能为油气勘探、开发、输送提供技术保障
D. 输入区能源消费密度大是天然气的广阔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A. 地理信息系统B. 全球定位系统
C. 遥感技术D. 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