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
A.植被破坏 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 D.围湖造田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综合性特征 B.整体性特征
C.区域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省第一学期11月高三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
1.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暖流流经增温 B.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C.暖锋过境增温 D.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2.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 ,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
A.东去种麦 B.南下踏青
C.西山牧羊 D.北山滑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3.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赤交角逐步加大
B.南半球白昼范围逐步减小
C.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
D.热带范围逐步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
B.该山地地下一定蕴藏着石油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2.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
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
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
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乙反映图甲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图丙反映图甲对应的湖泊情况。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甲的河流流向是 _____ ;P地附近的地质构造是 ________ 。
(2)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丙中a、b中的 ,从科伦坡驶往孟买的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简要评价R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戊点能够看到甲、乙、丙、丁、四点中的( )
A.乙点 B.丙点
C.丁点 D.戊点
2.如果图中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存在补给关系,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丁处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丁处是地下水补给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格1分,共10分)
(1)填出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
(2)该州赤道东部地区是______________高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分异规律。
(3)E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其气候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带A→C→D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乐清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年中,在昼长为10小时的纬线纬度值增大的时段内,则(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浙江省的昼夜长短差值越来越小
D.浙江省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太原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 )
A.3小时 B.5小时
C.7小时 D.9小时
2.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太原的( )
A.风景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仓储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