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因素 C. 大气环流 D. 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变化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 太阳辐射量 B. 日照时数 C. 年降水量 D. ≥10℃积温

【答案】

1B

2D

【解析】

1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甲地区等值线“凸低为高”,即生产潜力较周边地区高,结合图中经纬度,判定当地的地理位置为东北区域,甲处为松嫩平原,东侧为小兴安岭,西侧为大兴安岭。两侧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其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低,甲相对来说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故选项B,受地形的影响。

2在东北地区,随纬度升高和地形变化,≥10℃积温降低,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地区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南北相差不大;年降水量大体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图中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不符。故选D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SOM)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2.28~29.55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其中黑河中游流域的湿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

土层深度(cm)

土壤有机碳(g/kg)

高草植被

低草植被

0-10

14.80

10.35

10-20

11.93

8.23

20-40

8.25

6.44

(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4)根据有机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析湿地退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原理和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乙、图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公交枢纽

2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 M、N方向皆为郊外 B. M、N方向皆近商业区

C. M方向近市中心 D. N方向近旅游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左图示意研究区范围,右图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单选题。

1】【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

A. 洞庭湖平原 B. 东南丘陵 C. 山东丘陵 D. 华北平原

2】【22001~2010年间,研究地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

A. 植被类型的变化 B. 土壤肥力的变化

C. 雾霾天数的变化 D. 水热状况的变化

3】【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

A. 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退耕还湖 D. 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日某时刻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气压状况看A为________中心,此时,被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

(2)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1月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此季节丙地盛行________风(风向),该地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该图所示季节南亚盛行_______季风,成因是__________

(3)下图①②③中,乙地西临地中海,代表乙地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填序号),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下半部,植物种类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上半部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是 ( )

A. 阴坡的上半部 B. 阴坡的下半部 C. 阳坡的上半部 D. 阳坡的下半部

2】【2关于阴坡和阳坡未受干扰时,植物多样性差异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 阴坡高土壤水分多 B. 阴坡高土壤温度高

C. 阳坡高土壤水分多 D. 阳坡高土壤温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土壤呼吸作用(土壤中的CO2逸散到近地面的现象)强度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土壤容积含水量约30%时,呼吸作用最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玉米活跃生长期静风条件和一天中上午、下午、清晨不同时刻CO2浓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清晨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2作物层底部CO2浓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A. 随高度上升而降低B. 先降低后升高

C. 垂直变化不大D. 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3通过改变CO2浓度来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主要是

A. 增加土壤的湿度B. 增施土壤有机肥C. 减少植株的密度D. 增加作物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其中昆仑站和泰山站为度夏科考站,且设计寿命仅10年和15年。2018年1月我国在南极的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165°E,76°S)上正式开建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下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 000余种,恩克斯堡岛地面碎石遍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设计寿命较短的直接原因是

A. 内陆地区不便船舶进入 B. 内陆雪层不断积累

C. 内陆地区常年风力强劲 D. 纬度太高,气候太冷

2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 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

B. 地表多碎石,利于建筑施工

C. 罗斯海海域宽阔,气候较暖和

D. 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

3恩克斯堡岛上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岩石崩解破碎明显 B. 冰川融化,流水侵蚀作用强

C. 基岩裸露,冻融、风化作用强 D. 岩石裸露,风力侵蚀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 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 均受地形约束

D. 均受气候影响

2关于甲、乙两河河口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都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3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河三角洲地区盛产棉花

B. 乙河三角洲地区盛产小麦

C. 甲河三角洲地区为季风气候

D. 乙河三角洲地区为雨林气候

4形成乙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粮食需求量大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