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哈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图”(下图)中的地形、地势梯级代号,填写下列内容。(9分)
(1)A 高原, B 盆地,C 平原;
(2) ① 山脉,② 山脉,③ 山。
(3)C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看,C地形区发展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作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早熟棉花品种在此地区种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土壤 C.热量 D.水分
2.该地区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市场竞争力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降低运输成本
3.机械化作业在该地区推广可以缓解(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5月4日至1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对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进行访问,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问非洲,下图为此次访问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访问期间四国白昼越来越长
B.四国都有热带草原气候
C.访问期间四国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访问期间四国正值多雨季节
2.关于几内亚湾及沿岸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有暖流流经
C.海岸线平直无港口分布 D.人口密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各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准静止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
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阴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 D.暴雨如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读图,回答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丁丙乙 B.乙丙甲丁
C.甲丙丁乙 D.丁甲丙乙
2.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有可能恰好为0°的地点(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我国2012年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次能源种类 | 煤炭 | 石油 | 水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 | 天然气 |
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68.5 | 17.7 | 9.1 | 4.7 |
(1)2012年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2)我国化石燃料中,煤炭仍是占主导地位,在其开采、堆放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013年11月20日20∶00我国两个地区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对图中各地大气状况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A.①地气流下沉 B.②地出现降雪
C.③地晴朗高温 D.④地吹偏南风
2. 当A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B地时,该地( )
A.细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大风降温 D.万里无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