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探险队在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形区最有可能为( )
A.横断山脉 B.秦岭山脉
C.天山山脉 D.青藏高原
2.在海拔2 100~3 000米左右的高度,南坡为荒漠、草原,北坡为云杉林,主要因为北坡( )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B.受西风带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
C.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
D.受副极地低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复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以下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
A.拉萨 B.乌鲁木齐
C.海口 D.成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对流层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④辐射
2.地面增温的主要来源是( )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④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 “书页”和“文字”,下列岩石中含有化石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火山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两国首都气候特征的不同点是 。
(2)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
(3)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3.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 )
A.径流量丰富,利用航行 B.冬季多封冻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有利于发电
4.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年6月2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参事室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绿色经济论坛”今日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绿色工业发展战略、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高耗能行业绿色进程、低碳技术支撑绿色发展等主题,深入探讨如何推动中国绿色工业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
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②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 ④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是( )
A.武夷山脉 B.黄山
C.泰山 D.秦岭
2.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
A.经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