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立体农业按照_______,因地制宜安排相应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________资源的潜力。

答案:
解析:

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土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大部分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1 200~2 200毫米,6~9月常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约为1.2万平方千米,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平方米,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土壤多为红壤。
材料二:福建省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示意图。

(1)福建省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2)当地(材料二中福建省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在山地、丘陵、坡地上广种茶树,茶叶畅销国内外,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试分析这里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3)说明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对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河畔有一座农场,一进农场,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

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和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

用。农田为牲畜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肥料,森林保持水土,河池润泽草木。据此回答

以下问题。

1.上述农场发展的模式是

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        C.立体农业          D.传统自然农业

2.解决该农场居民生活燃料的最理想措施是

A.从场外购进煤炭或石油      

B.砍伐森林或利用秸杆做燃料

C.建立火力发电厂            

D.利用牲畜粪便、作物秸杆和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3.对照上述农业发展模式可知,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南方丘陵地区出现的“以

粮为纲,全面砍光;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状况,其原因在于

A.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当地的地带性土壤——红壤比较贫瘠

C.季风气候影响,水量不稳                

D.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建立立体农业体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安排相应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B、立体农业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扩大再生产

C、立体农业有利于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

D 、立体农业可以多层次的布局农、林、牧各业,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东部春、夏季节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甲地可推广的农业发展模式是                                   (    )

A.基塘农业         B.鱼塘一台田       C.立体农业          D.粗放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