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回答题。

1.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 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

C.丙图中的AB为昏线 D.丙图中的CD为晨线

2.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间隔(  )

A360° B180°

C90° D.不确定

 

1.A 

2.B

解析

1.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各图的地球自转方向(甲图为顺时针,乙图和丙图中的自转方向均是自左向右),然后判断各图的晨昏线,依次解答即可。判断晨昏线要动态地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由昼入夜的是昏线。

2.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晨线与昏线相距18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四交通(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武九客运铁路专线项目规划全长198千米,在2013年全线建成。读图,回答题。

1.下列关于武九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武九客运专线的修建有利于促进九江经济振兴 

武九客运专线修建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地形 

武九客运专线可以激活全国铁路网 

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高铁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平原地区,武九客运专线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修建方式,可能的原因是(  )

A.节省建设投资 B.减少占用耕地

C.减少噪声扰民 D.保护野生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七区域环境建设和资源综合开发(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国土资源部2012428日发布的全国土地石漠化报告显示,我国石漠化的总面积达到了11.35万平方千米,每年因为石漠化损失的耕地面积为30万亩。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2.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降水集中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地表径流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二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产品主要销售到欧美和日本等国家,但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遭到重大打击。但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九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

2.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七地球上的水(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26271147分,中国蛟龙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 062米。结合下图完成题。

1.中国蛟龙”7 000米海试区表层洋流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仅考虑风与洋流因素的影响,比较图中两条航线的航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阴海试区的速度较快

B.海试区青岛的速度较快

C.两条航线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9单元人口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

材料12011428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本次普查结果显示:

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不包括港澳台)十年间增加了约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1990年到2000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5‰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

材料2:我国总人口性别比已经由10年前的106.74下降为105.20;而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升高达到了118.06

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折线图

材料3“2010年我国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及变化图

(1)从甲图可以看出5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为(3)(  )

A不断加快     B.不断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2)结合甲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目前我国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为(3)(  )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高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增长阶段

(3)材料2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6)

(4)根据材料3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此种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题。

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C环境污染指数逐年上升

D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851990B19901995

C19952000D200020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5单元人地关系(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4)

(1)1A所在地区与图2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4)

(2)1C所在区域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6)

(3)2D所在地区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