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修建的影响(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自然因素 D.技术因素

 

C

【解析】

试题分析:

台湾的铁路线,沿海岸线呈环形分布,主要与台湾岛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有密切联系。

考点:中国地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十九)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4分)

(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海南三亚市高三下世界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2. “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1909~2008年东北年、冬夏季平均气温每10年平均值变化”,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1909~2008年东北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  B.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于夏季

C.中温带全部变成暖温带 D.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小于各季

2.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   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 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为了搭建荒漠化治理全民参与的平台,动员企事业单位积极投身荒漠化治理这一公益事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与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联袂打造的公益事业品牌甘青宁运营中心2011年11月11日上午在兰州举行了挂牌仪式。

材料2:甘肃省地理简图。

 

 

材料3:2000~2010年甘肃省产业结构变化。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年

19.6

44.8

35.6

2003年

18.4

46.7

34.9

2005年

15.6

43.4

41.0

2008年

14.6

46.3

39.1

2010年

14.5

48.2

37.3

 

(1)甘肃位于我国 部,西南以 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 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 走向, 河流经本省省会 市。

(2)下列关于甘肃这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界限模糊

B.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完全一致

C.具有明显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和其他省市没有任何联系

(3)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大,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 气候,甘肃省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4)根据材料3,分析甘肃省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回答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2.该市目前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固始希望高中上高三学前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板块生长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陆地区域边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吉安二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