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4年世界首例旱地种植的杂交旱稻在上海诞生,杂交旱稻种植与传统水稻相比,节省劳动力,且产量持平。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杂交旱稻在干旱的地区推广并获得高产,这说明(   )
A.水资源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B.科技进步使农业对土地资源质量要求更高
C.生产力发展使人类所需的资源量减少D.科技进步缓解了水资源对农业的限制作用
小题2:上海传统水稻区改种杂交旱稻,导致该地区(   )
A.耕作劳动力增加B.水田耕作变为旱地耕作
C.粮食消费大量增长D.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小题1:杂交旱稻培养属于培养良种,属于科技改善农业生产对水源的要求。
小题2:上海的传统水稻区为水田农业,杂交旱稻种植属于旱地农业,可节约水资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5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河谷农业B.灌溉农业C.绿洲农业D.立体农业
小题2: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         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5分)读图并阅读材料,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山东省是全国最早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区。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传承悠久的历史背景。寿光地区有适合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这里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这里国际领先的一流技术高密度聚集,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的技术逐渐流入,使得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寿光农民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引种南方蔬菜品种,改变蔬菜生长周期,改变蔬菜生长状态,产品的独特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这里将第七次举办国际蔬菜博览会。

(1)分析寿光市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因素。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寿光蔬菜产业化经营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营理念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其顺序与下列农作物排序一致的是
A.春小麦、玉米、水稻、冬小麦B.水稻、春小麦、玉米、冬小麦
C.甘蔗、甜菜、咖啡、亚麻D.咖啡、橡胶、甘蔗、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右图是某地的气候资料,该地所在国家的人口数量为10.41亿,自然增长率为1.41%(2002年)。分析回答:(18分)

(1)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6分)
(2)判断该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
(3)根据气候和人口资料,说明该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B.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
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
小题2:图中的农作物④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份不足C.土壤贫瘠D.地势低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喜”字梨,“福”字苹果等,这主要是因为:
A.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
B.销往欧美等西方国家,适应国际市场
C.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即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类型
D.使用农药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