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  )
A、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
B、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
C、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D、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专题:
分析: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强调全球合作,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解答: 解: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强调全球合作,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景观可能反映(  )
A、全球气候变冷
B、北极冰盖退缩
C、生物种群繁多
D、海洋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所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
 
(填序号).规模小.
①混合农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分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3)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在世界上A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4)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
 
,主要特征有
 

(5)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包括:
 
;②
 
;③
 
;④
 

(6)为A类农业提供机械、电力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填序号).
①人口密度 ②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④发达的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
A、高山雪线上升
B、各地降水增多
C、酸雨危害加剧
D、陆地面积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就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磋商,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态度有很大差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基础.
材料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图

(1)就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而言,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2010年以来,
 
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德班气候大会就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磋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可导致
 
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
 
,此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人为原因还有
 

(3)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
 
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4)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最容易吸收移民就业的工业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
材料二:图2.
材料三:四川省已有大小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1)从图1可知,1995~2000年中国人口的迁移方向大致是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
 
地区向
 
地区和西部边疆省份迁移,影响其迁移的主要是
 
因素.
(2)从图2可知,我国服装产业集中分布于
 
地区,集中分布于此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等.(
(3)从材料三分析,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4)说明服装产业转移对四川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都会引起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变化.
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1)读图,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美国陆地面积约937万km2,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约33人/km2,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美国大约有1/4的土地用于农业及城市、道路等建设用地.美国人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15%的肉类和28%的纸张,人均产生的垃圾和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是世界平均的2倍和5倍.
(2)美国人口超过3亿是否会对全球的资源与环境带来压力?综合考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