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B图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什么?分析在该地建设全国性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为了确保 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各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3)近年来,a、b、c等城市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分析其人为原因
(1)煤炭储量大,质量好,分布集中;埋藏浅,便于开采;发达的铁路交通便于煤炭外运。开矿中要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环境污染,做好土地复垦。 (2)①为沟谷,应打坝拦泥蓄水固沟;②为黄土塬,应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③为坡地,宜育林,育草护坡。 (3)滥垦、过樵、过牧;不合理开矿造成植被、地表形态的破坏。
(1)B 图区域为陕西、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丰富区。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分布集中,非常利于开采,同时交通便利,有焦柳、大秦等多条铁路利于把煤运出,非常适宜建全国性能源基地;但开矿特别是露天开矿易破坏地表植被,加重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2)①是黄土高原中的沟谷,②是黄土塬,③是坡地。根据课本知识很容易答出治理措施。 (3)沙尘暴天气的出现有干旱、大风等自然原因,也与地表植被破坏有关。在草原牧区由于滥垦、过樵、过牧都会造成荒漠化,导致尘土较多,在大风作用下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左图等积温线,≥10℃的积温值太原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石家庄,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
(2)判断左图A、B两地的地形区名称。A: ______ B:__________
(3)左图区域内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目前输出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和____ _。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右图中①②③三地根据各自的地形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请对应联线:
① 育林、育草护坡
② 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
③ 打坝拦泥,蓄水固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5分)
(1)分析左图等积温线资料,≥10℃的积温值太原 (填“大于”或“小于”)石家庄,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分)
(2)判断左图中A.B两地的地形区或山脉名称。A: B: (4分)
(3)左图区域内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目前,该资源输出的主要方式是
_和_ (6分)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右图中①②③三地根据各自的地形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请对应联线:(6分)
①育林、育草护坡 ②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
③打坝拦泥,蓄水固沟
(5)近年来,左图内大部分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分析其人为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图区域内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
(2)A图区域的地貌特征为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B图区域内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地各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开滦一中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左图等积温线,≥10℃的积温值太原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石家庄,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
(2)判断左图A、B两地的地形区名称。A: ______ B:__________
(3)左图区域内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目前输出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和____ _。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右图中①②③三地根据各自的地形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请对应联线:
① 育林、育草护坡
② 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
③ 打坝拦泥,蓄水固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图区域内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
(2)A图区域的地貌特征为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B图区域内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地各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