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9分)

(1)从图中判读世界人口发展呈_________趋势,人均粮食拥有量呈_________趋势,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环境污染状况呈_________趋势。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环境问题总是伴随着_________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1)上升  先升后降 上升  加重 
(2)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3)人口  密切联系 相互作用
(1)从图中判读世界人口发展呈上升趋势,人均粮食拥有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为上升,环境污染状况呈加重趋势。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3)从图中可知环境问题总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广东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灾害是
①热带气旋(台风) ②寒潮 ③咸潮 ④赤潮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酸雨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关于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都出现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B.酸雨都出现在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C.酸雨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水体污染
D.推广煤炭净化、转化技术,发展脱硫技术,减轻酸雨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包括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22~24题。
22.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炭成分大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23.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压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地质灾害
24.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   )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碳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PI”是英文AirPollution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势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据此回答6~8题。
6.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促使API增大的是(   )
A.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  D.晴朗微风天气
7.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料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8.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要酸雨区的是(   )
A.河西走廊        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8.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营养化  ⑨克山病   ⑩泰姬陵汉白玉上的斑点
A.②⑥⑩B.④⑦⑧C.①③⑤D.⑥⑦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1.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  )
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②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③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 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右图为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

(1)分析A、B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6分)
(2)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10分)
(3)图中右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