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根据我国的国情,东、中、西部应有不同的策略
  2. B.
    东部地区可以控制大城市,走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道路
  3. C.
    中部地带可以重点发展大城市
  4. D.
    西部地带则主要发展中小城市,无须建设大城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下表为某城市群2010年的部分统计数据,回答1~2题。

1、关于该城市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乙市的城市化水平最低

C.丙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乙市

D.丁市为中心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2.从21世纪的新城市观看,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下列做法,能较好体现“宜居城市”思想的是( )

A.大力拓宽城市道路,保证车流畅通

B.增加绿地面积,发展现代服务业

C.鼓励低层别墅式住宅建设,改善居住条件

D.积极发展重化工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年12月16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首次开展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部试验区彰显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表明我国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迈出了新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汉位于长江流域腹心,是长江中游水陆交通枢纽,号称“九省通衢”,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工商业重镇。自近代开埠通商,各类新式工商企业陆续兴办,武汉工商业日益发达,到19世纪末发展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武汉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武昌起义爆发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立即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又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人民享有言论、结社、信仰等自由;还通告全国,号召各省人民发动起义,共同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

(1)近代武汉开埠通商的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开埠通商后武汉工商业日益发达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湖北军政府政治制度变革的基本主张,指出武昌起义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  中部地区(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承东又启西,照南又顾北。中部地区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惠及东部和西部……综合分析中部地区就会发现,“中部崛起”战略具有“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装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为什么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3)结合材料三和图(中原城市群规划图)分析: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手段。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你认为中原城市群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材料四  我国某区域图

   (4)图中甲区域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它是             与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材料五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日益增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对中部地区的依赖日益加深,所以,必须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东部地区提供广阔而稳定的原料产地和市场,如果中部地区发展不起来,将直接拖累东部地区的发展,严重阻碍全国经济的增长。

   (5)材料五主要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材料六  2007年6月11日,在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奋斗》的报告中说,武汉依托人才、技术、工业基础的优势,在打造城市圈的过程中逐渐显示出了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武汉的光纤、激光和数控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走上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早在一年前,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也已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4个中部城市群正式入围,这意味着武汉已进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视野。

   (6)结合材料六,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在中部的崛起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1990年到2000年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由26.23%上升至36.09%,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2、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

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  

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 

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D.适当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1990年到2000年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由26。23%上升至36。09%,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6、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

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     

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   

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D.适当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