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分析甲地夏季降水多的原因。(4分)
(2)分析乙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4分)


(1)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夏季西南风从海洋上来,湿润;迎风坡降水多;暖流增温增湿。
(2)纬度低,居内陆;地势低平;气候干旱;荒漠为主;土壤干燥。
(3)地形起伏大;劳动力种植经验少;科技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非洲几内亚湾沿岸。读图例可知,夏季这里盛行西南风,甲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带有大量湿热水汽的西南风在甲处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暖流增温增湿。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甲地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多雨。
(2)结合图例看,可以看出乙地以荒漠为主,乙北面有20°N纬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乙地居于内陆,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少。所以气候干旱,土壤干燥。从等高线分布看,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
(3)读图,根据图中N地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等高线密集,且弯曲较多,说明地形起伏大。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精耕细作,这里不是水稻产区,劳动力种植经验少。水稻生产要求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灌水、排水方便。非洲尼日利亚是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区域自然环境,区域农业的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4分)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

(1)描述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并分析说明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在伊犁河谷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4分)
(3)“在新疆,哈萨克人放羊,维吾尔族人卖羊,汉族人吃羊。”试分析这三个民族在该地区各自的聚居地及主要从事的行业。(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 读瑞士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瑞士地形图

材料二: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欧和南、北欧“十字路口”上的内陆山国。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瑞士拥有很悠久的中立国历史传统,自从1815年以后从未卷入过战争,政局稳定,社会祥和。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极高,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钟表业、金融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发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众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云集瑞士。
(1)瑞士地形以                         为主。(4分)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分析依据是此处等高线        ,说明地势比较            ,有利于人口分布(6分)。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图中瑞士境内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_______,原因是                            。 (6分)
(4)依据材料,分析众多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6分)
(5)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瑞士发展钟表业的合理性。(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相关资料(见表2、表3)。
表2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季
冬季
比例
61%
24%
15%
表3
河段划分
上游
中下游
多年平均径流量
1 380 m3/s
1 670 m3/s
(1)简述第聂伯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4分)
(2)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分析乌克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说明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
在崂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8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老公公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着潮起潮落,历尽沧桑,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这个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凿的艺术杰作,已成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标志。读青岛市旅游地图和石老人景观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明青岛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6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石老人的地质作用?要观看图中石老人“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晨迎旭日,暮送晚霞”的景观,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乙是其区域简图。

(1)乙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2分)
(2)分析乙图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3)甲图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均较大,试分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材料三:新几内亚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很大。下表是该岛重要港口城市莱城的气候资料。
(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 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27.4
27.5
27.3
26.6
26.2
25.4
24.8
24.9
25.4
26.2
26.7
27.1
26.3
降水
252
243
330
420
387
414
538
542
415
320
326
351
4538
(1)描述该岛的主要地形特征。(6分)
(2)分析莱城降水特征及并说明该城市7、8月月降水量超过500mm的原因。(8分)
(3)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该岛的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的区位优势。(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4分)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回到青岛。作为一次高度综合性的大洋科学调查,“大洋一号”发现16个海底热液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第22次环球科考航线示意图

(1)海底热液矿床主要位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大洋一号”发现海底热液区的海域最可能是      。(2分)

A.② B.③ C.④ D.⑥
(2)甲处有著名的      运河,连接   洋和    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3分)
(3)④海域石油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该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大洋一号” 科考船活动在③(10°W,20°S)附近。此时,考察海域海水温度可能达到一年中的最     (高或低)值,试分析其原因。(3分)
(5)“大洋一号” 第22次环球科学考察航行的总体方向是向     (东或西)方向航行。请从自然因素分析选择这个航向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2012年中秋国庆8天双节长假,全国各地景区游客“爆棚”:中山陵游客超标10倍; “鼓浪屿要被踩沉了!”;“庐山堵疯了”;泰山一天十万游客进山;西湖拍照全是“集体照”;华山突发情况,由于运力不足,大量游客滞留,游客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⑴请你分析景区游客“爆棚”的原因有哪些?(6分)
⑵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上述现象发生。(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