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据图说出贝加尔湖的形成过程。(8分)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第一大河,水量、水能资源均居首位。
(3)简述该河水量丰富但是水运不发达的原因。(8分)
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
(4)说明该甲地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期中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题:
此刻,北京时间是( )
A.3:20 B.9:20 C.15:20 D.21:20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 B.5°N C.15°N D.23°26′N
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
A.6°34′ B.8°26′ C.21°26′ D.21°34′
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
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
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
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 )
A.1650km B.3300km C.4950km D.6600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和降雨量各月分布状况。下图为根据表中某地30年来观测结果所绘制的风频玫瑰图。读表和图,回答8~9题: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年均温 | |
年降雨量 | ||||||||||||||
甲 | 气温(℃) | -10 | -30 | -22 | -10 | 7 | 1O | 15 | 16 | -5 | -18 | -34 | -42 | -13.6 |
降雨量(mm) | 6 | 5 | 45 | 1O | 21 | 24 | 26 | 20 | 15 | 10 | 9 | 3 | 194 | |
乙 | 气温(℃) | 13.9 | 16.7 | 23.9 | 30 | 33.3 | 36.7 | 35 | 33.3 | 31.7 | 26.1 | 20 | 15 | 26.3 |
降雨量(mm) | 7.6 | 7.6 | 7.6 | 5.1 | 2.5 | 5.1 | 2.5 | 27.9 | 7.6 | 0 | 2.5 | 2.5 | 78.5 | |
丙 | 气温(℃) | 6.5 | 7.3 | 9.5 | 12.7 | 16.1 | 20.5 | 24.3 | 21.6 | 18.8 | 14.4 | 10.5 | 6.9 | 14.1 |
降雨量(mm) | 62 | 52 | 48 | 42 | 40 | 35 | 36 | 45 | 64 | 70 | 67 | 62 | 623 | |
丁 | 气温(℃) | 22.4 | 22.8 | 23.6 | 25.5 | 24.4 | 23.9 | 23.9 | 25.5 | 23.3 | 22.8 | 22.4 | 22.8 | 23.6 |
降雨量(mm) | 6.5 | 5.5 | 10.2 | 53.2 | 188 | 320 | 306 | 295 | 320 | 266 | 35 | 18 | 182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A. 11℃ B. 9℃ C. 7℃ D. 5℃
2. 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A. 1月0~6时 B. 3月7~12时
C. 7月9~15时 D. 10月12~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6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又称钓鱼台(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渔船受到日本一艘巡逻船冲撞,并非法扣留中方渔民渔船。中方表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回答(1)~(3)问题。
(1)钓鱼岛成因属于____(2分)
A.珊瑚岛 B.火山岛 C.冲积岛 D.大陆岛
(2)读下图,上半部为我国局部海域等深线图,虚线为断面线,下半部为沿该线作出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图,运用海底地形知识,说明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领土?(4分)
(3)日本妄图强占面积仅有6.344平方公里的钓鱼岛,根本意图是什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4分)
材料二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1987年被意外发现,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向东北可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至广西,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该地正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如下图,并完成(4)~(7)问题。
(4)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_____米。(2分)
(5)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选择在冬季的主要原因。(4分)
(6)据图文材料,宋代商船可能在冬季沉没,分析说明判断理由(从船头朝向、风向和洋流方面作答)。(6分)
(7)珠江三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