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据图说出贝加尔湖的形成过程。(8分)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第一大河,水量、水能资源均居首位。

(3)简述该河水量丰富但是水运不发达的原因。(8分) 

  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 

(4)说明该甲地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1)(6分)东部以山地、高原为主(2分);西部以平原为主,沼泽广布;(2分)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起伏较大(2分)。 

(2)(8分)地壳断裂下陷(2分),形成洼地,(2分)周围径流汇入(2分),积水形成的构造湖(2分)。

(3)(8分)冬季严寒,结冰期长;(2分)沿岸地区人口稀少;(2分)南北方向经济联系弱,(2分)物资运输需求量小。(2分)

(4)(8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矿、金矿等;(2分)煤炭、水能资源丰富(2分)国外市场需求量大(2分);铁路交通便利(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期中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下图中,m、n为两条纬线,一条数值为,另一条数值为30°;a、b为两条等压线,一条数值为1020百帕,另一条数值为1022百帕。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题。

(1)

根据题目及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为S

B.

n为N

C.

b等值线的数值为1020百帕

D.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2)

甲地在3月21日人影最短的时刻,乙地的区时是

[  ]

A.

3月21日9时

B.

3月21日9时20分

C.

3月20日23时

D.

3月21日15时

(3)

根据甲地所处的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点日出地方时早于6∶00

B.

阿根廷此时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

密西西比河此时正处于丰水期

D.

从波斯湾驶往日本的油轮正逆风逆水途经所示的海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题:

此刻,北京时间是(  )

A.3:20        B.9:20       C.15:20      D.21:20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         B.5°N        C.15°N      D.23°26′N

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

A.6°34′       B.8°26′      C.21°26′      D.21°34′

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

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

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

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   )

A.1650km   B.3300km   C.4950km  D.6600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和降雨量各月分布状况。下图为根据表中某地30年来观测结果所绘制的风频玫瑰图。读表和图,回答8~9题:

月份

十一

十二

年均温

年降雨量

气温(℃)

-10

-30

-22

-10

7

1O

15

16

-5

-18

-34

-42

-13.6

降雨量(mm)

6

5

45

1O

21

24

26

20

15

10

9

3

194

气温(℃)

13.9

16.7

23.9

30

33.3

36.7

35

33.3

31.7

26.1

20

15

26.3

降雨量(mm)

7.6

7.6

7.6

5.1

2.5

5.1

2.5

27.9

7.6

0

2.5

2.5

78.5

气温(℃)

6.5

7.3

9.5

12.7

16.1

20.5

24.3

21.6

18.8

14.4

10.5

6.9

14.1

降雨量(mm)

62

52

48

42

40

35

36

45

64

70

67

62

623

气温(℃)

22.4

22.8

23.6

25.5

24.4

23.9

23.9

25.5

23.3

22.8

22.4

22.8

23.6

降雨量(mm)

6.5

5.5

10.2

53.2

188

320

306

295

320

266

35

18

18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A. 11℃                    B. 9℃         C. 7℃         D. 5℃

2. 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A. 1月0~6时      B. 3月7~12时

C. 7月9~15时             D. 10月12~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6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又称钓鱼台(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渔船受到日本一艘巡逻船冲撞,并非法扣留中方渔民渔船。中方表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回答(1)~(3)问题。

(1)钓鱼岛成因属于____(2分)

A.珊瑚岛       B.火山岛         C.冲积岛       D.大陆岛

(2)读下图,上半部为我国局部海域等深线图,虚线为断面线,下半部为沿该线作出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图,运用海底地形知识,说明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领土?(4分)

(3)日本妄图强占面积仅有6.344平方公里的钓鱼岛,根本意图是什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4分)

材料二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1987年被意外发现,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向东北可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至广西,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该地正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如下图,并完成(4)~(7)问题。

(4)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_____米。(2分)

(5)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选择在冬季的主要原因。(4分)

(6)据图文材料,宋代商船可能在冬季沉没,分析说明判断理由(从船头朝向、风向和洋流方面作答)。(6分)

(7)珠江三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